还有读书时,先生们谆谆教导的画面也一一浮现,“心怀天下,关爱苍生,忠君爱国,报效国家。”
这些道理如同种子,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
然而,此刻他却被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困住了。
何为天下,何为苍生?
在他以往的认知里,天下就是秦国的疆土,苍生便是秦国的百姓。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身处秦国之内,一心只想着尽忠报国,为了秦国的繁荣富强鞠躬尽瘁,甚至已经做好了死而后已的准备。
可如今却出了秦国,来到大夏,配合同僚挖取大夏银矿,为大秦立功,这里的大夏百姓因秦国开采银矿而遭受的苦难,他心中的那杆秤开始摇摆不定。
他不禁问自己,天下难道仅仅局限于秦国之地吗?苍生难道就只是秦国的百姓吗?
曾经那些笃定的信念,此刻就像摇摇欲坠的高楼。
他无比纠结,自己秦国的官员,职责就是为秦国谋取利益,让秦国变得更强大,这才是忠君爱国,
但是善良和正直是做人的根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无辜的百姓受苦,这违背了自己的良心。
他的双手无意识地紧握成拳,指甲深深地陷入了掌心,却感觉不到一丝疼痛。
他的额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痛苦和挣扎。
他不停地在矿洞内来回踱步,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重,他想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能维护秦国的利益,又能保护那些无辜的百姓,可这个答案就像天边的浮云,怎么也抓不住。
周围的官员们依旧在高谈阔论,阿谀奉承之声不绝于耳,他们的笑声在尚岩听来是那么的刺耳,仿佛是对他内心痛苦的一种嘲讽。
他感觉自己与这个场景格格不入。
他知道,自己必须做出一个选择。
可是这个选择太难了,每一个选项都让他痛苦不堪。
他害怕自己一旦选错,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就会违背自己的良心。
在这无尽的纠结和不知所措中,尚岩仿佛被困在了一个无形的牢笼里,找不到出口,只能在痛苦中煎熬。
周围其他官员的目光如同针一般刺在他的身上,有嘲讽,有不屑,也有冷漠。
他感觉到自己被孤立了,仿佛是一个异类,与这个充满了功利和算计的世界格格不入。
他想要为自己辩解,想要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可是喉咙却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发不出声音,只能沉默。
“你不要再在这里胡言乱语,坏了大家的兴致。”
其他官员们也纷纷指责年轻官员不识好歹,不懂大局。
最终,尚岩低下了头,眼神中充满了无奈和悲哀,难道就真的要放任山下的村民被毒死而不管吗?
忽然他福至心灵,连忙说道:“要是这村子里的事情还真的要解决一下,不然的话传播出去,必然会引起大夏的警觉,到时候他们就会发现咱们偷采银矿的事儿,那可就麻烦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