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万万叫不得。
大人听着呢,回头小的这半年俸禄怕是都要填进去了!”
人群里爆发出一阵善意的哄笑。
陆朝踏下马车,众人齐刷刷要跪地行礼。
“快快起身,不必讲究这等虚礼!”
“近日萝卜收成,本官前来兑现诺言,知义呢?”
小知义被簇拥到了前头,拱了拱手。
“草民王知义,拜见大人。”
陆朝含笑扶住他的肩膀,细细打量。
不过半年光景,当初那个面黄肌瘦的小童,如今已显出几分挺拔之姿,头上新长出短短寸头,身着干净布衣,行礼时端方有礼。
“听闻你如今跟着王富户家的孙儿读书习字?”
知义端正地站直身子,眼中闪过一丝光彩。
“是,王爷爷仁厚,不仅许我跟着小公子读书习字,还特意嘱咐先生多加照拂。”
陆朝欣慰地微微颔首。
“这是难得的造化。
你既得此机缘,更当勤勉自励。”
少年的喉结动了动,忽然郑重其事地行了个大礼。
“若非大人赐名,又哪来今日的造化?知义。。。知义定不负大人期望。”
最后几个字说得极轻,却像是从肺腑里挤出来的。
陆朝见他如此郑重,伸手将他扶起,温声道。
“你有这份心便很好。
不过,路终究要自已走。”
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个青布包裹。
“这里有几册《论语》注解,是我早年所用,如今赠与你。”
忠义双手接过,指尖微微发颤。
那书册边角已有些磨损,却保存得极为妥帖,纸页间还夹着几张写满批注的笺纸。
他眼眶一热,慌忙低下头去。
“大人。。。”
声音哽在喉头,再也说不下去。
陆朝拍了拍他的肩,目光投向远处渐沉的暮色。
“读书明理,不止为求取功名。
他日你若能如这书上批注一般,将自已的体悟传给后来者,便是最好的报答。”
“走!
带本官去看看你家萝卜去!”
王知义那瘦削的爷爷自豪地拔起一根萝卜,递给陆朝。
“大人!
您看!
俺家萝卜不赖吧!
!”
新鲜出土的萝卜粗壮如手臂,看着便是丰收年。
陆朝哈哈大笑。
“这可真不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