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诸天从婴儿 > 第58章 信不辱命人已带到(第1页)

第58章 信不辱命人已带到(第1页)

否则以七国这样混乱的货币制度。

七国货币价值怕不是早就崩溃了。

不过七国王公贵族可能也不是很在乎货币是否崩溃,毕竟他们征发黔首做事的时候,从来都不给钱,甚至还要黔首自带干粮。

反正自春秋战国开始,各大诸侯国为了能生存下去,于是各种兵役和徭役层出不穷,黔首苦不堪言,却也只能默默承受一切。

实际上。

这就是封建制度的残酷统治性。

那就是从来没有把黔首当人看。

。。。。。。。。。

随着赵国商人完成估价与结算。

其他七国商人也早已望眼欲穿。

百越大船队一年只会来一次琅琊,虽然一次来一个月,但是错过这一次,就只能等明年了。

而且由于三白一茶的紧俏,排在后面的七国商人,生怕自己完不成这一次身负的采购任务。

事实上。

与其说这些七国商人是商人。

不如说他们是各自国家代表。

因为只有举一国之力。

才能动辄几万斤盐糖。

“燕国商人姬氏,采购白盐三万斤,白糖一万斤,白纸一千斤,茶叶一千斤,火雨玛瑙十箱,咸鱼五百箱,各类水果罐头一千箱。。。。。。。”

不同于赵国商人,燕国商人采购的盐糖少了很多,倒是多了一些其他附属品,譬如火雨玛瑙,这种不能吃的玩意纯属就是装饰品。

一方面是燕国比不上赵国,只能压榨东胡这边的草原部落,另一方面是燕国整体不像赵国那么需要盐糖,至少没那么急切的需要。

如今最让燕国揪心的不是货物贸易,而是当初天主动联系燕齐二国的时候,燕国自诩八百年国祚,看不起百越这样一个蛮荒之地。

那时候,只有齐国愿意开发琅琊港口和黄海出海口,不仅与百越做生意,甚至还把琅琊开放给了七国商人,然后在这中间刮油水。

可现在燕国上到君王,下到百官,无不捶胸顿足,明明他们也有港口,还是两个,也有出海口,浩瀚渤海,却错过了这个好机会。

燕国在中原七国之中所占之地。

放在当下可能大多是苦寒之地。

然而。

燕国如今大部分所占之地,放在后世就是京师重地,因为紫禁城就建立在这个地方。

燕国国土之中包括了河北一部分,东胡【内蒙】一部分,外加辽宁和吉林两个大省。

再加上掌握了天津和大连两个港口。

整个渤海都在燕国的国土包围之下。

可以这么说。

当初天很想和燕国当合作伙伴,当最铁的盟友,奈何热脸贴到了冷屁股,人家就看不起百越,天也只能把合作伙伴和盟友这个目标转移到了隔壁齐国。

如今燕国虽然后悔错过了机会,一直在想办法,让天分担一些货物贸易,但天一直记得这事,没有因为燕国的回心转意就放弃如今合作非常好的齐国。

“魏国商人,采购白盐二万斤,白糖五千斤,白纸五百斤,茶叶五百斤。。。。。。”

“齐国商人,采购白盐一万斤,白糖两万斤,白纸一万斤,茶叶一万斤。。。。。”

“秦国商人,采购白盐四万斤,白糖四万斤,白纸五千斤,茶叶一万斤。。。。。”

赵,齐,魏,燕,秦,五国之中,除了赵国最需要盐糖,通通五万斤起步,其次就是秦国了,对于盐糖的需求也非常之大。

不过由于秦国和百越结盟,属于兄弟之国,倒是没那么急切的需要盐和糖,真要是急缺盐糖,可以通过青鸾空运一些过去。

不过正常情况下。

秦国基本都不怎么缺盐缺糖,因为黔首又吃不起雪花一样的白盐和白糖,基本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享受得起如同雪花的盐糖。

虽然秦国用来购买盐糖的各种牛羊马,都来自于隔壁西海【青海】羌人部落的自愿赞助,但也付出了一部分盐糖用做交换。

毕竟总是抢东西。

人是会跑干净的。

值得一提的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