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在哪举报企业 > 第107章(第2页)

第107章(第2页)

毕竟毛子现在军事家底就这样,衰退的厉害,同时国土大摊子大,只能挑重点守,同时部队也不得不走向了千万大关的膨胀式扩军,但是部队的训练和装备都有欠缺,二线地方防御师非常多,这都是无可奈何的事。

以陆战为例,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全球的主要大国里,面对着虫群的威胁,也就毛子的部队还在用战前的T72承担陆战主力的任务了,别的大国多少都针对着虫族开发了新装备,然后批量换装了部分。当然这还好,很多地方部队连封存的苏联时代武器都分发下去了。

当然,这场在一夜间仿佛突然到来的东欧平原的红色风暴,可以说是震撼了全世界。

比起上个世纪同样发生在这里的故事,这次更加凌厉,一夜间新布党就掌握了至少12万人以上的部队,在掌握了军工生产和军火库,依靠着宣传政策,这些城市能产生多少新的兵力那更是无法说清楚。

“反省过的苏维埃”,这是新布党从莫斯科事件之后就一直在使用的宣传口径,而对于西方来说,反不反省是一回事,但是提到苏维埃,那他们可就不困了。

而且别说是不困了,这怕是连续几晚上都睡不着了。

某约时报更是直截了当地称:“当新苏联建立之后,东方的红色威权就将掌握欧亚大陆的心脏,从太平洋西岸到大西洋东岸,从北冰洋苔藓地带到印度洋的海滨,一整块红色的天幕将会笼罩整个欧亚大陆,自由的事业将会失去光彩,普通民众的世界将会蒙上阴影!”

而与此同时,共和国对这件事则是予以了低调的支持,外交系统在GDI记者面前很给面子地说:“这是他们人民的选择,也是历史的进程,我们的不干涉原则依然是有效承诺,当然也希望贵联盟遵守合作条约,否则我们的信任基础恐怕将会遭受一定的损失。。。”

当然网络上当然炸锅了,这场风暴来的太突然,国内普通民众当然是没什么心里准备的,他们的目光还盯在东南亚的战火和新法共的形势上呢。

不过考虑到,四十多年的时光来说,当初苏联还在的时候,不仅仅是小孩,当时的成年人现在也大多好好地活在世界上,这个事对于共和国的群众来说,那意义就十分深远了。除了震撼之外,很多人还会有一些别样的情愫在里面。

甚至再往前点,老一点的人,现在这个岁数,估计还有见证过五十年代那个激情飞扬的友谊年代的人。。。

近一个世纪的浮浮沉沉,最终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又见证了新的时代的序章,对于国内的普通人来说,确实有点梦幻。

毕竟,欧陆的一切震撼性的事件,都发生在这样短短的几年里。就像当初的剧变和解体,对于普通人来说,也同样那么突然一样。

四十多年,弹指一挥间,恍如隔世之时,理想的光辉又重新回到了身边。。。

发布在某论坛的一条高赞帖子此时能代表很多人的感慨: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

过去人们常常用这种话去形容一些不好的现象,甚至这句话本身都慢慢带上了一丝嘲讽的意味,但是却没想到它也会有用来形容理想光芒重回大地的那一天。

PS:眠了,顶不住了,三千字大章_(:з」∠)_

这个能顶两章不(小声BB)

第267章阿芙乐尔的前进道路

8月的炮声震撼整个世界之后,更加震撼的事才刚刚开始。

新布党的风暴一经形成,就以迅雷之势快速席卷整个东欧平原,丝毫不准备给俄联邦喘息的机会。

在起义成功之后,各城市几乎是立刻就恢复了秩序,除了街上有起义军的巡逻,治安维持和反间工作强化之外,市民们的生活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各部队严格执行纪律,对于这些城市里的工商业资产,也暂时还没有动,只是由军管委员会暂时组织了联合会议,将各行各业都通过信息手段组织了起来,宣布了一些临时政策和纪律。

总的来说,现在是特殊时期、过渡时期,甚至还是起步阶段,步子迈太大显然是不合适的。一个世纪前的苏俄内战时期,很多经验教训放到现在依然是成立的。

与此同时,部队开始迅速向四周行动,控制以三大城市为中心的周围地区,从中小城市到乡村、交通干线、油气通讯设施、电力地区网络系统等等,都行动得特别迅速。

在多点同时起义让俄联邦混乱地落后了第一步之后,紧接着第二步也抢在对方之前完成了,这样一来,新布党掌握的就不再是简单的几座城市这样的“点”,而是由交通线连接起来的几个“面”,直接形成了一个弧形的革命区。

这也是新法共没走好的一步,在夺取了土伦、马赛这两个城市的控制权之后,没有及时外扩,导致围绕这两个城市的地区配套城市、产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被敌人控制的情况。

现代是个比20世纪更加高度分工的时代,无论是产业链的上下游分工,还是地区分工,城市分工,都是十分复杂的,这种情况当然会给新法共的后续斗争带来严重掣肘,这也是新法共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物质困难,不得不在前期先行进攻科西嘉,建立外来补给线的原因。

革命区的群众,生活受到了一定冲击,出现了失业的恶化,治安的恶化,当然会让新法共的声望下降,导致群众基础的建立更麻烦。

这一切都是连续的因果链,而新布党就做的非常好。

在军事武装的大起义成功之后,起义直接转入了第二阶段,围绕三大中心的周边区域,都开始在地方组织的配合下,由起义军快速开入接管。对于驻防的军警,一律解除武装,可视为投诚待遇。遇有抵抗,则坚决歼灭之。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经济体系相对完整,可以在革命区形成一定自持力的系统,供给长期斗争。

同时,西南方直到东欧国家的广阔区域,也是相对可以发展的方向。当然高加索方向暂时要慎重,那边为了防御虫族,仅陆军就屯兵8个集团军和6个精锐的装甲突击师。

“向西南发展,向东北防御”,基本上是暂定的战略方向了,向西说远一点甚至基本上可以和德国构成稳定的互相策应,可以确保无虞。

总的来说,在如今的俄国,是一个标准的工业化大国,虽然这些年工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出现了严重的“逆农业化”,但是大部分人口依然生活在城市里。先进的生产能力,大部分的产能也都聚集在城市,甚至包括共和国援助物资的囤积,也都依靠着城市。

因此新布党的路线总体上来说还是偏向于城市的。

而新布党在这个阶段结束之后,要做的第三阶段大事,就是整顿革命区内的经济和行政体系,重建社会管理和经济运行系统,把社会经济运转起来,秩序恢复好。良好的行政能力和金融信用,是两项重点建设。

前者是将来走向全国政权之前的必要历练,是获得群众支持的第一个凭据。后者则是深刻影响着经济,毕竟金融调配的资源就是货币本身,货币在当前这个历史时期的俄国经济水平下,还不能完全退出经济运作,因此依然要和实体资源绑定。金融能力就会在相当程度上决定革命区调动资源的能力,当然要重视。

在阿芙乐尔的领导下,新的革命区央行——“新苏维埃中央银行”最迟十月就会开始运作,以获得的大量共和国物资囤积、粮食和工业消费品生产能力作为物质基础,以查抄部分寡头产业和垄断企业的资产,还有各种渠道汇聚起来的黄金作为金融担保,建立一套地区性的新信用体系。目标是先把已经贬值严重的俄联邦信用货币取代,以货币信用和经济产品代替军事手段,先一步走出革命区。

这样一来就可以更好地从周边区域吸取资源,甚至一定程度上掌握“印钱”的权力,这样一来,外部的经济封锁就更难起作用了,因为可能执行封锁的官员、商家,也用新苏维埃央行的货币。。。

那经济活起来,自然革命区的群众基础就好做了,重建工业体系,建立强大的现代舞装的革命军,拥有强大的战争动员潜力,以及吸纳全国各地的群众和人才,就都是十分自然的结果了。

这个过程当然不会轻松,特别是,假如俄联邦还在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即使新布党起义,后面也会是举步维艰。

可是有句话说得好,有时候自己做得好不好是一方面,关键还得看同行的帮衬。。。

寡头们一路折腾到这个地步,工业无法维持,人们开始被迫退回落后的手工农业维持生计,金融近乎崩盘,货币贬值法国比起来都是轻症患者。加上本来几十年来就不好的经济底子,实在是良好的捧哏。

当然这个过程绝不会轻松,寡头们内耗得厉害当然不假,这种时候谁也不想当出头鸟当然也不假,但是面对着汹涌而来的烈焰,他们被迫的可能暂时部分联合自然也不会是假。

面对着新布党的强势崛起,在最初的混乱和互相推诿之后,一场逐渐酝酿的大规模战役当然也无法避免。

处于中间的库尔斯克红区,成了对方集中力量想要首先攻克的区域。

拿下这里,两端的圣彼得堡和伏尔加格勒自然首尾不能相顾,可以从容地各个击破。

PS:又是四点过,麻了_(:з」∠)_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