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根结底,很多文官背后都有士绅支持,他们不过是雇佣者,天子换人或改朝换代对他们并无太大影响,依旧会通过科举入仕。
最令人齿冷的是,投靠外族也能做得津津有味。
当然,也不能全盘否定文官,若能有一套更完善的体制,或许可以让更有能力的文官更好地治理国家,免得皇帝面对党派纷争束手无策。
李武反复琢磨,始终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只好暂时搁置,毕竟这距离他太过遥远,或许他哪天就离开了。
但从这一天起,李武确实对这个问题多了一些关注。
他希望为这个时代尽一份力,也希望这个时代能够更加繁荣昌盛,更渴望带领这些人见识更广阔的世界。
很快,三天过去了。
这一天,张玉清和二贤早早进了厨房忙碌起来,这是李武首次宴请朋友,也是他升任百户后的首次家庭聚餐。
因此,张玉清两人格外重视,反复叮嘱其他几个孩子待在屋内不要乱跑。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还没等她们准备妥当,第一位客人就已经到了。
李武将张武带到中堂坐下后,语气略显不满地说道:“你难道不知道突然登门是件失礼的事情吗?”
张武知道以他和李武的关系,这点小事不会影响感情,但还是有些不好意思地抓了抓脑袋。
“前两天我去山上采了些野果,听说对女孩有益处,具体有什么好处我也搞不清楚,所以就拿来给二……婶她们尝尝,这才提前赶了过来。”
李武翻了个白眼,又不是傻子,他怎会看不出张武的小算盘。
张武憨笑着问:“我能去见婶她们吗?”
李武咧嘴一笑:“想见是吧?”
张武连连点头。
李武立刻收起了笑容:“没门。”
……
---
时间接近正午。
李武家门口,同事们陆续到来,李武因为需要在屋里接待宾客,便让老三在门口帮忙引导同事进入东院。
薛禄过来时,看到张武,没留意到他此刻垂头丧气、皱眉的模样,直接抱怨道:“我还想着一起过去,结果你倒是抢先一步到了我家。”
说了一句之后,总觉得意犹未尽,又接着说道:“怎么,李老爷家里难道没养花?不然你怎么这么早就跑来了?”
周围的人一听,全都哈哈大笑。
张武尴尬得不知所措。
李武只是轻哼了一声,并没有继续调侃张武。
要是他认真挤兑起来,准能把张武逼到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不一会儿,饭菜就已经准备好,李武招呼大家过去就坐。
因为老三年纪也不小了,便特意让他坐下休息,这番话让老三感动得眼睛发亮。
饭桌上,老三听着众人谈论战场上的事,心情激动不已。
特别是听大家讲起李武的事迹,看向李武的目光中也多了一丝敬仰。
在这个时代,总是有人喜欢偶像崇拜,也没办法。
李武面带笑意,一边招呼大家吃饭,一边和众人说笑。
他之所以让老三坐下,还有其他考量。
他知道老三有参军的意愿,早点让他认识自己的同事,对他将来的发展很有帮助。
再者,如果李武真的出了意外,老三接替他的位置也会更顺利一些,避免出现人走茶凉的情况。
世袭制度虽有考核,但考核是否严格另当别论,归根结底还是靠人情关系。
他们这边吃得热闹非凡。
西院的张玉清正带着孩子们聊天,二贤端着一盘桑葚走进来,张玉清顿时眼前一亮,笑着说:“这桑葚长得真好啊,都已经这么黑了,是从哪里弄来的?”
二贤笑了笑,挑了几颗大的递给张玉清:“是我哥哥的同事送的,今天来我们家喝酒时带来的。”
张玉清自己先尝了一颗,然后把剩下的几颗大的习惯性地分给了身旁的孩子们,看到孩子们吃得高兴,笑着对二贤说:“你也吃吧,别让这些小家伙全吃光了。”
说完,张玉清又笑着对二贤说:“以前就你和你哥的时候,你爹经常摘这个给你俩吃,我记得有一次你哥故意挑了很多红的让你吃,你那时候真是太单纯了,不知道成熟的果实应该是紫黑色的,只觉得红彤彤的颜色好看,就一股脑往嘴里塞,结果哭了好久。”
二贤温柔地笑着,即使回忆起曾经的玩笑,眼中依然充满柔情。
张玉清兴致勃勃地继续说道:“这桑葚看起来和小岭庄那边的一样。”
“确实是小岭庄那边的。”
二贤笑着和张玉清闲聊。
张玉清来了兴趣,问道:“是薛禄那小子摘的吗?”
二贤摇了摇头说:“薛大哥哪会想到这些,即便摘些也是为了哄我绿兰嫂子,听我哥说这些都是过年时来咱们家的那个叫张武的人摘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