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顷地,张玉清默默数着手指。
李武笑道:“总共五百亩地呢,听说王府那边有二十多户佃户在耕种,都在同一个庄子里。”
“这也太多了吧。”
张玉清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确实不少。
李武不得不承认,朱棣在这方面确实很大方。
有了这些土地,李武如今彻底成了地主。
张玉清笑着之后,又小心翼翼地抚摸起那张田契。
许久,张玉清抬起头,认真地看着李武。
“大哥,我想去看看我们的地。”
李武很少见张玉清如此严肃的模样,怎会忍心拒绝,于是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好啊,明天我们就去,想看多久就看多久。”
张玉清开心地笑了,笑容中充满了希望。
晚上,睡下时。
李武躺在床上还在感慨土地对张玉清的巨大吸引力,同时也不禁想起朱棣与朱能饮酒时的话,朱棣对许多百户和千户都曾这般施恩。
李武并不清楚朱棣此刻心中所想,但他推测即便朱标尚在,朱棣对皇位的渴望或许也难以实现。
然而,朱棣依旧悄然地争取着将士们的忠诚。
这句话正应了一句古话:机会总是青睐那些有所准备的人。
第二天清晨,吃过早饭后,李武让老三借了辆马车,并安排好二贤在家照顾其他家人之后,便带着张玉清和老三前往田地所在的村庄。
二贤望着他们的背影,心中带着些许惆怅叹了口气。
其实她也很想去看看。
但想到自己身为女子,终究是要嫁人的,便将这话咽了回去。
接着,想到自己的婚事,二贤又是一声叹息,都十八岁了,还待字闺中。
十八岁。
这个年纪像一根刺,深深扎在她心里,每一次想起都令她隐隐作痛。
可是她又能怎么办呢?
纵然她偷偷和别人比较过外貌,清楚自己相貌不错,但这命运偏偏让她蹉跎至今。
相反,二贤很不解李武。
李武都已经这么大了,却对自己的婚事毫不在意,任由张玉清四处奔波,就像一只无头的苍蝇。
而张玉清又是那种柔弱的性格,不敢对李武的事情指手画脚。
真是偏心啊,二贤嘟囔着嘴,要是老三敢在婚姻大事上多嘴,看张玉清敢不敢教训他。
不知过了多久。
正当二贤胡思乱想时,门外传来呼唤声。
二贤走到门前,从门缝里看了看,确认不是陌生人后,才稍微打开了一些,笑着说道:“张大哥,今天真不凑巧,我哥哥不在家,您改天再来找他吧。”
站在门外的张武万万没想到是二贤开的门,整个人愣住了,听到李武不在家的消息后,更是忍不住笑出了声。
“那我能进去等你哥哥吗?”
张武问。
二贤直接摇了摇头,“张大哥,家里只有我和几个弟弟妹妹,确实不方便,要不您有什么急事,等我哥哥回来,让他去找您?”
张武眼中闪过一丝失落,摇摇头道:“这倒不用,我今天来是给你们送点东西。”
说完,张武提了提手中的篮子,里面装满了紫黑色的桑葚。
二贤思索片刻,然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接过篮子说:“那我就替我哥哥收下了,等他回来,我会告诉他。”
二贤的话刚落,就要关门。
张武正沉浸在二贤温柔的笑容中,被她关门的动作猛然惊醒,一直含在嘴里的那句话,没加思考就脱口而出。
“听大哥说过你爱吃桑葚,所以我特地到林中为你摘了些来。”
二贤的动作忽然停住,随即听见门被快速关上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