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重任。
这是燕王镇守边塞的关键军事力量。
甚至后来,这支部队成了燕王发动靖难的重要资本。
当李武到达营地时,发现门外早已热闹非凡,看着来来往往的士兵,他心中泛起一阵莫名激动。
军营果然是男人的世界。
然而,就在李武东张西望之际,不远处左卫营门口,一个中年男子正冷笑着打量李武,一脸不屑。
倪谅,燕山左护卫百户,今日也被调入营。
见到李武左顾右盼的模样,他心中顿生反感,尤其讨厌新兵和军武,更别提两人之前还有过不愉快。
他清晰记得那天,李武离开后,他的夫人气愤地指责他:"一个小小的总旗竟敢在我们面前耀武扬威,你这个百户还算什么?窝囊成这样,连退婚都磨磨唧唧的,何必在意他家?"
连他小儿子也抱怨:"这一家子情况您不清楚吗?没了父亲,七个孩子,这不是火坑是什么,谁沾上谁倒霉,您还对他们笑脸相迎,早就该果断拒绝了。”
想到这些,倪谅对李武更加厌恶,但也暗自庆幸,小儿子读书有前途,将来还能有所依靠。
至于李武最后撂下的狠话,在他看来不过是玩笑。
倪谅远远望着李武,冷哼一声。
"乳臭未干的小子,还谈什么因果,先把如何领军学明白再说其他吧。”
另一边,李武注意到倪谅,眉头微蹙,分明感觉到对方眼神里的寒意。
哼!
看来这梁子算是结下了!
李武并不觉得自己有何过错,他妹妹的婚约被毁,若他只是敷衍几句场面话,恐怕倪谅也不会就此罢休。
他本就没打算解释,不过是将恩怨彻底了断罢了,也不惧怕什么。
对于倪谅这样心术不正的人,李武清楚得很,无论旁人说什么、做什么,他都能寻个由头心生芥蒂。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轻拍了他的肩。
“嘿,李哥,来得挺早嘛。”
李武转头一看,是薛禄,脸上挂着笑意,出乎他意料的是,薛禄的妻子也在旁边。
“这……嫂子也来了?”
薛禄的妻子曹绿兰大方地笑了笑,“你们在营地待了几个月,家里也没什么事,所以就跟着过来看看。”
李武点点头,他知道规矩,士兵入营操练时可以带家属,营地附近有专门安排的住处,不过条件极差,甚至不如军营。
通常是十几个女人挤在一个小屋子里,她们过来的目的就是帮忙照顾士兵,做一些洗衣做饭之类的杂务,好让士兵专心训练。
说起来,大明全国似乎始终没能解决军户逃亡的问题,这在历史上也算是件怪事。
单单从这个政策来看,李武觉得,有些时候确实显得过于宽容。
要知道家属随军还得自己带口粮,无形中增加了军户的负担。
明朝初期,为了增强军户归属感,不少军户被迫分配妻子,即便如此,军户该逃还是逃,连妻子都不要了,可见日子有多艰难。
不过这些与李武关系不大,他们是亲卫军,待遇优越得多。
此刻薛禄的妻子主动前来照顾他,便足以说明一切。
几句寒暄后,薛禄带着曹绿兰去了家属宿舍,李武核实身份后进入营地,找到了他们总旗的宿舍安置下来。
随后便是静静等待,准备迎接第二天的正式训练。
很快,第二天来临,右卫营分成五个方阵,聆听指挥使的训话并学习基础操练纪律。
李武对眼前的喧嚣毫无兴趣,一心思考着如何整顿自己的团队。
巧合的是,他身后紧跟着的胡长勇,也在默默盘算着该如何让他难堪。
胡长勇时不时瞥李武一眼,看着他年轻的身影,心中满是嫉妒。
他已接近四十,深知未来的战斗机会寥寥无几。
若不能在此刻闯出一番事业,他和他的后代可能永远无法摆脱底层的命运。
他不甘心!
若是自己做了总旗,那距离百户便只差一步。
这一步何其重要。
对于普通军籍的人来说,晋升之路只有依靠这一途径。
胡长勇无疑是个聪明人,他的思路没错。
以现代眼光来看,国家刚刚建立,阶层正在慢慢固定,一旦完全稳定,底层翻身几乎不可能。
尤其是在明代,军户制度世袭制,每个位置都有固定人选,想从底层爬上来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