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亲身经历一番,不禁对李武他们心生敬意。
“现在不过是风吹得紧些,若真的下雪,那才真叫遭罪呢。”
顾明得意地说。
李武见薛禄几人更加愁眉苦脸,开口道:“别听他胡说,习惯了就好了,况且这里离铁岭已不远,到了那里咱们可以好好休整几天。”
习惯?
顾明冷冷地瞥了李武一眼,随即嘴角浮现一抹似笑非笑的表情。
这“习惯”
二字说来容易,实际上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当初李武和张武是如何适应马背生活的,顾明看得一清二楚。
没有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能承受巨大的痛苦。
随后众人继续赶路,经过广宁卫、卫、沈阳卫,直奔铁岭卫。
越往北走,天气愈发寒冷,人烟也越来越稀少。
到达铁岭卫后,周围几乎只剩下驻军的村落和边防堡垒,普通百姓极少见到,只有少数大胆的商人往来。
这里的士兵比起南方的卫所,显得更为肃穆沉稳,少了些轻佻之气。
踏入铁岭城后,薛禄几人如释重负,长舒一口气。
李武一路未曾减缓速度,所有人都咬牙坚持,顾明对此暗暗点头。
这才是大明军人该有的样子,无论多么艰难困苦都能承受。
李武领着众人找到一家客栈,稍作整理后,他见天色尚早,便离开客栈在城内随意游荡。
随着他在城里晃悠的时间增加,他对这座边镇的了解也愈发深入。
这里才是真正的边境城镇啊。
李武清楚地知道大明目前的边防布局:从东到西,铁岭卫、全宁卫以及宣府这条线直接面对北方的蒙古威胁。
全宁卫的重要性尤其突出,地处后世赤峰市一带,设立才一年,由指挥使捏怯来率领部下驻守。
然而不久后,失烈门袭击并杀害了捏怯来,导致部众四散,被朵颜等部吞并。
这样的结果让全宁卫显得徒劳无功。
全宁卫与铁岭卫相似,北边皆为泰宁卫首领阿扎失里的领地。
一旦阿扎失里反叛,便可轻易攻入全宁,占据高州,继而南下威胁北平;若选择固守,则能孤立于辽东。
因此,若阿扎失里起事,朝廷绝不会坐视不理,出兵在所难免。
李武边走边思忖着这些问题。
全宁卫隶属大宁都司,如今更名为北平行都司,成为宁王的封地。
但那位后世赫赫有名的宁王以及辽东的辽王尚未就藩,或许是因为此地局势混乱不堪。
想到这里,李武心中一震。
他似乎感受到朱元璋对子女深沉的关爱,在给予厚望的同时,努力确保他们平安。
这位老者似乎打算先稳固此处局面,再让儿子们前来镇守。
呵呵。
这老头确实有趣,不愧是掌控全局的,骨子里带着几分乡土气息。
不过,李武对此颇有同感。
话说回来,李武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拼尽全力追求前程,不正是为了给家人或后辈留下可传承之物吗?
……
当李武回到客栈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
长长的商队,装载着多少货物啊!
李武倒抽一口凉气。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此时已严禁与蒙古各部通商,由于与蒙古对立的关系,正对其实施经济封锁。
退出中原的蒙古各部对明朝的经济及物资极为依赖,即便封锁无法削弱蒙古的实力,也能有效遏制其发展。
这也太冒险了吧。
在李武看来,冒着风险偷偷运送少量货物的小商队或许难以完全禁止,但如此规模庞大的商队,实在超出了他的预料。
旁边客栈的掌柜也在注视着,此刻不禁感慨地叹了口气。
李武灵机一动,走上前,笑道:“掌柜的,您有这么大的客栈,怎么还羡慕别人的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