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还未亮,沈府便被一阵细碎的脚步声和烛火映亮。
宫里派来教导的嬷嬷在卯时准时抵达,一脸肃然地在前厅等候沈扶歌。
那嬷嬷身着平整的宫装,头上的抹额绣着暗纹,眼神锐利。
她将沈扶歌上下打量一番后,清了清嗓子,说道:“沈小主,既蒙圣恩,这宫里的规矩可就得好好学上一学,从言行举止到一应礼仪,半点都马虎不得。”
沈扶歌微微福身,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意:“还请嬷嬷悉心教导。”
接下来的两日,嬷嬷展开了严苛的教导。
走路的步伐、坐姿的端正、行礼的角度,乃至说话的语气、用词,嬷嬷都一一纠正。
沈扶歌虽觉得这些规矩繁琐至极,但仍耐着性子认真学习,偶尔还俏皮地向嬷嬷发问,惹得嬷嬷原本严肃的脸上也不禁露出一丝无奈的笑意。
“小主,见了皇上、皇后和各位娘娘,该如何行礼,可都记住了?”第二日傍晚,嬷嬷再次问道。
沈扶歌自信地点点头:“嬷嬷放心,都已牢记于心。”
第三日天还未亮,沈府便忙碌起来。
沈扶歌简单用过早膳,便在青竹的伺候下换上了进宫的服饰。
一身淡蓝色衣裙,袖口和领口绣着精致的花纹,头上戴着太后赏赐的一支白玉簪子,整个人素雅中透着端庄。
马车缓缓驶入紫禁城,沈扶歌透过车窗,望着那高大的宫墙和来来往往的宫人,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未知生活的期待,又难免感到一丝紧张。
当马车停在长春宫门口时,沈扶歌深吸一口气,缓缓走下马车。
只见门口站着几个宫女和太监,其中一个面无表情的宫女上前来福了福身:“奴婢是长春宫的掌事宫女,奉命在此迎接端美人。”
沈扶歌微微颔首,正欲往里走,不远处忽然传来一阵笑声。
她转头望去,一群宫女簇拥着一位身着明黄色宫装的女子走来,那女子容貌艳丽,眼神中透着高傲。
“哟,这不是新晋的端美人吗?果然生得标致。”那女子上下打量着沈扶歌,嘴角挂着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
沈扶歌心中明白眼前女子身份不凡,却也不怯场,福身行礼道:“见过娘娘,不知娘娘是?”
旁边一个太监尖着嗓子说道:“这是翊坤宫的贵妃,端美人连贵妃娘娘都不认识?”
沈扶歌心中一惊,没想到竟在此处遇见贵妃,面上却依旧镇定:“嫔妾初入宫中,还望贵妃娘娘恕罪。”
贵妃轻轻一笑:“罢了,念你新来,虽然这长春宫不错……可也不能坏了规矩,你既得了‘端’字封号,可莫要丢了这端方的气度。”
说罢,便带着众人离去,留下沈扶歌在原地,暗自思索着贵妃话中的深意。
走进长春宫,沈扶歌发现这宫殿虽不如想象中奢华,却也干净整洁。
正厅中摆着一套桌椅,墙上挂着几幅字画。
“端美人,这便是您的住处,若有什么吩咐,尽管使唤奴婢们便是。”掌事宫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