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皇上一直励志成为一个名垂青史的明君,甚至是与秦皇汉武并肩而立的千古一帝,迄今为止皇上也的确是做得不错……平定三藩、□□、大力发展火器、扶持科学研究发展、征服西域西藏外蒙古大草原,往外还有倭子国、高丽、老毛子,周边的锡金、苏禄、萨克、坎巨提等十几个国家都成为了大清的藩属国……”
“如今的大清与当年皇上才继位时早已不可同日而语,这一切都是皇上的功劳,无人能否认皇上的英明神武,称一声‘千古一帝’亦使得。”
康熙有些懵,类似这样的夸赞这些年早已听得耳朵起茧子了,无
论是民间还是朝中都是赞誉一片,可从这个女人的嘴里说出来“千古一帝”这四个字怎么就这么叫人心情澎湃呢?
从她嘴里听到这样的夸赞,还真真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正当此时,一句“但是”却又叫他心里咯噔一下。
“皇上已经开始走向年迈了。”
果然没什么好话!
“皇上饱读诗书博古通今,想必对历史总是不陌生的,纵观古往今来,有多少英明神武的帝王年老后却开始变得昏聩?始皇当年曾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建长城、灵渠,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一统中原……这些种种对于后世的发展影响何其巨大不言而喻,说是不世之功也绝不为过,可晚年的始皇却痴迷求仙一心追求长生,劳民伤财以致民怨四起。”
“再有汉武帝,年轻时才智高妙雄才大略,一手创下了大汉盛世,可晚年时又是如何?穷兵黩武导致民生凋敝,更是与始皇一般痴迷求仙炼丹,甚至因此而直接导致了巫蛊之祸的发生,致使朝中大乱。”
“唐明皇励精图治、勤政爱民、任用贤能,曾一手创下一个开元盛世,可晚年又如何?沉迷享乐、宠信奸佞怠于朝政,导致安史之乱爆发,令盛唐走向衰败。”
“还有诸多例子臣妾就不在此一一列举了,一桩桩血淋淋的例子摆在眼前足以证明一点——无论是谁,一旦走向衰老便再也不可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再也回
不到年轻时的英明神武,固执、昏聩、懈怠在所难免,这就是生来注定的一个过程,是自然而然的一种转变。”
越有钱的人越是怕死,越有权的人更是如此,纵然历史上的康熙并不似秦皇汉武那般执着于长生,可对于权利的执着却始终未有丝毫减弱,甚至越是年老就越掌控欲强盛。
这其实就是身体的衰老进而带来的心态上的转变,是不可避免的,世上又有几个能活得那般豁达的人呢?
“迄今为止皇上仍全是英明神武的形象,但回看您这几年所做的一些事,按着您的想法继续下去相信不久的将来即将会父子反目、兄弟成仇,进而引得朝中上下一片乌烟瘴气,原本的大好盛世也少不得会被拖累得连连后退,就一如当年的唐明皇那般,在他手里创下的开元盛世,最终却也是在他的手里走向了衰败,何其惋惜何其讽刺?”
“这几位帝王纵然声名赫赫,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可在这铺天盖地的赞誉声当众却难免也掺杂了不少批判的声音……固然瑕不掩瑜,却终究不算完美。”
这一大段话就如同一记重锤般狠狠砸在了康熙的脑袋上,最后这句话更是直接戳在了他的那个“点”上。
他是个追求完美的人,凡事要么不做,要做就总想要做到最好,做到完美无缺,“瑕不掩瑜”这四个字绝非是他想要的评价。
可扪心自问,他当
真能够保证自己年迈不昏聩吗?连始皇都尚且被执念迷了心智。
“皇上难道不想做一个完美无缺的千古一帝?父慈子孝、后宫和睦、儿子们兄友弟恭……登基四十余年细数下来桩桩件件皆是利国利民之举,大清盛世由您一手开创……皇上,急流勇退方为正理。”
康熙死死盯着她,神色莫名,“朕若是不想退呢?”
“皇上又何苦执着呢?臣妾是绝不会眼睁睁看着大好的局势发生丝毫动乱的,努力了这么久没道理临到头功亏一篑,臣妾会如何皇上自是知晓的。”
“你放肆!”康熙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两眼充血恨不得要吃人似的。
林诗语却仍旧丝毫不慌,“皇上息怒,切莫冲动。”顿了顿,叹了口气,冷冰冰的声音也隐约增添了些许柔和,“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臣妾与皇上相扶相伴足有二十多年,吵吵闹闹磕磕绊绊到如今,眼看着皇上的头上有了白发,臣妾的眼角也出现了细纹……这么多年朝夕相对自有一份情谊在,臣妾也并不想看着皇上英明一世临了落个不好的收场。”
“皇上,这世间万物往往皆福祸相依,凡事有利亦有弊,有时候痛快放手才是更好的成全,过于执着反倒不美。”
也不知是被软和的话说得有些动容了,还是害怕一时冲动会引来不可估量的后果,康熙那黢黑的脸色显而易见的好转了许多,虽仍是阴沉
似水压迫感极强,却好歹没有那种要吃人的可怖架势了。
当然了,他也仍是一言不发只沉默着。
要论这张嘴皮子,这个女人绝对是稀世罕见的利索极了,连他都是自愧不如的,根本不想开口,说不过。
林诗语也不急着催促什么,反倒是行了一礼就直接告退,“皇上且冷静下来仔细想想罢,已是年过半百之时,何苦来哉。”
说罢就自行翩然远去。
这一夜对于康熙来说注定是个不眠夜,满脑子的思绪混乱复杂极了。
翻来覆去的睡不着,索性就从床上爬了起来。
“皇上?”李德全弓着腰小心翼翼地跟着。
康熙也不吭声,随意披了件外衣就去了书房,这一坐便坐到了天亮。
倒也不曾干别的,只是翻看了些再熟悉不过的史书,但眼下抱着另一种心态再看,却又有种截然不同的感受。
历朝历代那些叫得上名儿的一代明君,晚年仿佛多多少少都有些“黑历史”,不是说个个都晚年昏聩做了天大的错事,而是几乎所有人都逃不过的一个劫——英明不再。
或是耽于享乐,或是执着求仙问药,或是懒政,或是过度仁政以致贪官当道民不聊生,或是好大喜功宠信奸佞……亦或是执着于权利从而致使党羽纷争甚嚣尘上,更是弄得父子反目兄弟残杀。
“皇上,该用早膳了。”
康熙摆摆手,迟疑了一下似是想要说些什么,却最终还是咽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