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无限告白昀山百度 > 第170章 告白(第11页)

第170章 告白(第11页)

不是分手戏的起点,而是一切的起点。

还是直接上推导结果:刚认识我时你就在害怕自己的本能,这次也是。做|爱前你害怕的不是我,不是疼痛,甚至不是未来本身,归根到底还是你自己。你总是这样,出于长期以来的个人习惯,将一切归咎于自己,直至将自己困入思维的误区,认定想要爱反而是一切不幸的根源。

④③

但那不对。带来痛苦的从来不是爱本身。是人经常不知道要如何去爱,是没人教过你要先顾好自己再去爱别人。我用四元素(还是四要素来着,有些细节我自己都记不清了)来表达这个意思。

其实之所以额外增添这麽一个设定,是因为必须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如果非得比一下,唐思烬和娄思源的感情比你跟我的感情坚固多了。毕竟他俩一起打过那麽多哥斯拉,光吊桥效应就能让人更加密不可分。为了完善分手逻辑,必须增加一点有强迫感的元素。

那四个问题也并不来自于「缝隙」本身,答案并非由无生命的世界结构所判断。它仅仅是人心潜意识的産物,唐思烬自己的认知。这就是为何所有问题的形状都是心脏:那都是他自己心。

不过这事只有我知道,他不知道,所以才会悲观地觉得已经没有回转馀地。而更难以接受的是,娄思源此时还无知无觉。是唐思烬需要扮演跳桥者对他扮演过的角色,主动把另一个人的心境从高处打落。所以被指出在“假装开心”的时候他会哭:一切因为自己崩塌了,原本真实存在过的丶幸福的时刻,在这一刻也面目模糊。并不是外力造成丶被逼崩溃造成的眼泪,而是内部朝外,无法消解的自责。

有了之前的经验,我已经能不断识别出微妙的情绪波动,很快又发现在哭泣到放弃之间,还存在最後一处上升,它随後因自身脆弱被轻易击落。很微弱的波折,但很重要,因为情绪竖直向下和不断试图向上却被打落是不同的。在微弱的潜意识里你想改变,只是没有足够的驱动力,这让你不知所措。

所以最後你说我会後悔。然後整个人变成那种姿态,那种很低很低的,道歉的姿态。你最後一次看我的眼神,所有没有出口的话,也是“对不起”。

写到这里我长出了一口气,指节发软,心力交瘁。但我知道必须一鼓作气,必须继续推下去,于是没过多久,我又抵达了那最关键的节点。

汪秋犀来了。你总是害怕想起来,这次却坚决要求见她。

你见了她,随後差点为此而死。

我竟然忽略了汪秋犀!「缝隙」的世界观架构得太完整,类别F直接合理化了她的出场,正是这造就了疏忽。

我可以不明写,但心里应当知道,一开始她为什麽会来。因为你已经下定决心离开我,为此必须做好准备面对逃避了那麽久的过去,像我当初一样,像你希望我会的那样,重新开始。是预估的错误造成了随後的惨剧。但你怎麽可能想到呢?

我从最新的思路往下继续。想象我自己也在那个房间里,水池上就是镜子。

你早已经习惯了疼痛,解脱近在眼前,所以到底是什麽驱使你回去。

然後我看到了。

答案就在那里:你在黑暗里自下往上的那个眼神,没有说出口的对不起。你之前让柯护士转达的是真话,但是不完整的真话。

你不是因为我而想去死。

但是因为我,因为你还爱我,在最後还是(谢天谢地)想到了我,你才会那麽拼命想活下去。真是个狂妄自大的认知,但逻辑确实是这样。你一直觉得不管多麽伤心,分手後一切都会被时间冲淡,但同时你也清楚,一旦你死了,故事断在那里,往後一生我都不可能忘记。

④④

所以他们赶去开门的时候,会看见满地血迹一路蔓延到床边,一切还都来得及。此外我想,那几分钟里,你是不是还另外战胜了一点别的,从此不仅从今年的4月2日生还,也将连带此後的每一个4月2日?是柯护士告诉我你出院的日子定了。她发来最後一张照片,你唯一一张转向镜头的偷拍,伸出手像要遮镜头,可我看见你在笑。那些照片究竟想对我说什麽呢?最後一点疑惑也被打通,我终于还是看懂了你的告别。

十几天来,你试图向我证明,这次你真的准备好了。你会出院,会回去上学,会至少为了我而对自己好一点。等好好照顾你自己成为了习惯,有关我的一切也将如风消散,那会是你真正的新开始。要颠覆早已形成的生活模式和观念肯定很难,可我相信你能做到。你是我见过最勇敢的人。

那麽现在,是不是轮到我告别了?

但故事还没结束。还差一点收尾,我干脆就着这股情绪继续写,但面前屏幕上的字突然糊了。

忽然间我发现我在哭。

很陌生的感觉,那不是我习惯的表达。可能正是因此,它一开始,我彻底绷不住了,随後的一万字我是一边哭一边写完的,在结局那里卡了一下,因为第一次,虚构的情节发展超过了现实。最後我决定第二天起来再说。

但我可真是一个习惯胜过一切的人,并没忘了还得写日记。我把本子拿过来,计划在五分钟内完事。按理说没什麽可写的,然而我已经哭完了,日记居然还没写完!这是怎麽回事?

我起来给自己做了点咖啡(十分应景地【l】),然後坐回去,重新打开文档,在不到半个小时内恍然大悟。

还记得小丑吗?之前我选这个形象完全是借用照片上的雕塑与自嘲,现在看来真是歪打正着的贴切啊:“看,那些小丑!【17】”

其实我总是没法决定要叫他小丑还是本名。叫娄思源怪怪的,主要是特别出戏,这名字听起来更像住隔壁的怕猫的男大学生。叫小丑也很怪,事实上,这角色本身从形象到性格都有点令人尴尬。为了消除这种既视感,我给他加了一堆不必要的形容词,结果写出来好像更尴尬了。

但我偏偏摆脱不了他。

④⑤

前几页里我有没有提过,互动对人设的重要性?一条关系链因此成型:唐思烬因你存在,他则因唐思烬存在。

换而言之,为了使你存在,我必须允许他存在。

但我还是受不了他像我。如果你小时候喜欢在□□空间里发言,说不定会对我感同身受。与此同时,我又怕他不像我,就这麽开展了长达六十万字的拉锯战。等这个故事快结束的时候,我仍然无法与他和解。我十分确定自己不喜欢他,但到头来,我可能还是有一点喜欢他。

毕竟关系链的最後一小节扣上了:我因他而存在。

娄思源,我会永远记得这个名字。这个励志角色完成了从道具到载体最终到木马病毒的一路升级,最後反向渗透了我:为了理清他的行动,我不得不时刻强迫自己完成一系列自我挖掘和表达(注意,因为我尽力忽略他,大部分工作在潜意识中完成)。因为他恰好没视角,这过程就不那麽难于登天,本身反而成为了一种隐形复健。

所以即使最後一个字落下,我仍然像没有出戏一样,毫无意识地在日记本上写满了所思所想。我终于还是能写出来了。

这也是为何这封信有机会现世,它是马里奥跳一跳後会弹出来的那个金币。

而这篇无名的幻想小说本身就是一种证明。我最终还是理解了你的证明,我因你重建而非找回那片“立足之地”的证明。甚至整本书都是我的个人投射,这里我不单指娄思源。

毕竟道理摆在那里。无论多麽脱离现实,作者只能写出他能自己想到的内容,那是他所见所闻所想经幻化後的总和。当然聪明的作者们懂得僞装,我自然也会,但不是现在。一旦试图进行刻意思考和雕琢,速度一定会慢下来。而我写得那麽快,只能依靠本能沿着有限的冰山一角往前飞跃,其间所有空隙自然被潜意识无形填满。我放任自己袒露了大脑。下意识的句式,信手拈来的情节,反复唤起的画面;思维模式与三观,被拆用的生活经历;你带给我的一切知觉包括性幻想;以及我未曾向你啓口过的,并不那麽明亮的一部分人生。

也就是这一刻起,我忽然明白应该做什麽了。

那就是把已写成的书稿给你。你所沉迷的丶对往事痛苦的反刍习惯恰好是自带的完美接口,如果可能,我甚至希望这个无限魔幻柔光版能替换掉在你大脑里不断重演的现实。既然你已经从那之中学习良多,为什麽不尝试一下通过陌生化的手段,像我一样把灰暗岁月压进箱底呢?我修改了一些数字,随後回到一切的起始,完成了最後一个步骤:在娄思源的台词里加上了那个甜牙暗示。我知道你会明白。

但为了更正式些,我还是把话说清楚吧:

我不想告别。

绕来绕去,我反而回到了3号的原点,在初始目的完全不同的前提下做了TH【18】所做的事。随信附上的文稿,它不是我答应过的分手礼物,反而更像一种告白:我还爱你。

而你也还爱我。

④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