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四方来食夕禾完结了吗 > 11 烟花(第1页)

11 烟花(第1页)

11。烟花

饮食有东西南北之分,唯有烟花是环绕在这片土地上最为整齐划一的情怀象征。

蕴含着恐怖能量的火药隐藏在抽象且模糊的硝烟之中,在火舌照亮半边夜空後,才能分辨出它究竟是虚张声势的烟火,还是能以摧枯拉朽之势碎石搅海的火器。

与几百年前,使用土硝丶硫磺丶红泥调制成的传统花炮不同,如今的刘阳烟花早已配备了精密的电脑点火系统和定时控压设备,花样与配色也因配方的多元化而升级得愈发绚丽夺目。

烟花秀正式开始前,,主办方先行试射了几发烟花,以测试风向与能见度效果。

因此,刚一靠近浏阳河,便能嗅到空气中淡淡的硫磺味。

初次观赏烟花秀的游客,通常会选择环境更好丶温度宜人的天空剧院观景台作为观焰地点。

而那些闲暇时出来散步的本地人,却懒得在这个地方花冤枉钱——他们带上一袋卤味,口袋里塞几把瓜子,在观景台对岸的赐金滩上找块草甸子铺张塑料袋坐下,就算是找着座儿了。

好在赐金滩的岸边虽然坐满了人,但走水路的游客却不多。

橡皮艇像冻饺子似的下了河,听见旁边好几个小孩的羡慕喟叹声,本来还有点怕水的何应悟立马收拾起脸上的犹豫,佯装风轻云淡地爬上了船。

皮艇越往前划,周边越安静。

吃饱喝足的何应悟空有一身力气没处使,他回忆着龙舟队员们划船的动作,吭哧吭哧将船桨摇得飞快,“谈老师,你看,我像不像端午节赛龙舟比赛的船员——就是趁着其他队睡着了,偷偷来河里练习卷死对手的那种。”

船太小,谈嘉山眼皮子底下就是穿着鼓鼓的救生衣的何应悟。

救生衣充满了气,衬得何应悟的脑袋更小。

谈嘉山想了会儿,认真评价:“你现在比较像一只用来献祭的肉馅粽子。”

刻意找话题消解谈嘉山烦闷的何应悟不情不愿地坐直了身子,手上用了些力气,用船桨将层层涟漪哗哗向後掀。

谈嘉山笑了笑,也握住皮艇两侧的桨把,随着何应悟的动作劈开水浪。

两人之间距离稍远,何应悟不仅比谈嘉山矮了大半个脑袋,身形也显得窄瘦不少。

见船只有些头重脚轻,脾气来得快丶去得更快的何应悟不禁有些担心:“谈老师你吃太多了,我感觉皮艇前面都有点翘起来了。”

“我重?那你今天吃的一电饭煲米饭和一桌子蒸菜算什麽?”

每天在晨跑时挥汗如雨只为保持体重的谈嘉山,最羡慕的就是何应悟这干吃不胖的体质。

他冷笑着用脚踢踢船头瘪下去的背包,问:“上船前说不是说给我准备了芒果干吗?我看你一路上都在吃,还剩了多少给我?”

当然是一片都没剩。

何应悟摸摸耳朵。

按照水路的指引,两人将船划到了河中心才停下船桨。

此时距离烟花秀开始还有约十五分钟,没了耳边拨浆分浪的水声,四周安静得有些诡异。

今夜月光微弱,苍白的光晕全然撕不开那密不透风的稠黑。

无论是朝前丶朝上远眺,还是向左丶向右张望,映入眼帘的全是极黑极沉的暗色浩淼。

——如果不是船底的水浪依旧涌动翻滚着,身後又时不时传来谈嘉山规律的呼吸声,何应悟真以为自己把船开进了无边无际的黑洞里。

一紧张,何应悟的碎碎念就停不下来。他没话找话地骚扰着另一位乘船者:“谈老师,你说,万一有颗烟花火星子掉在船上烧了个洞,把船给烧沉了,我们该咋回去啊?”

“工作机有防水功能。”

“哦对,可以用来求救……”

“船这麽小,求救不一定来得及,但在沉没之前,我可以用手机放首《我心永恒》给你听。”

“好不吉利的冷笑话……”何应悟牙关打颤。

于是谈嘉山从兜里掏出手机,播了首超吉利的《好运来》。

积极健康又催人奋进的旋律一响起,唯物主义的光辉立马重重击碎了何应悟心中的恐惧。

“你去租救生衣的时候,我在商店买了个无线夜灯。”

知道何应悟大概是怕黑,谈嘉山倒也没有继续拿对方的恐惧开涮的意思,他提醒道:“夜灯我塞书包里了,你把它挂上吧,待会往回划的时候视野能好点儿。”

何应悟应声,上半身努力向前倾,尽力去够放在脚尖附近的背包。

大概是因为穿着救生衣,他的动作有些笨拙,好不容易才将背包鈎过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