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她很快就找到新乐趣,不能打人她还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她要比偷儿还会偷!
偷儿偷人家的钱袋,人家没感觉,她要偷偷儿的钱袋,让偷儿没感觉,然后再神不知鬼不觉地还给失主。
嘿嘿。
唐钜不远不近地跟着,看得摇头失笑,眼神满是慈爱。
沈宁和裴长青手挽着手落在后面,衣袖挡着交握的手,她笑道:“咱这运气和眼光真是没谁了,当初留下唐师父真是太正确了。”
当初家里并不宽裕,也没给唐师父多少银子,可人家尽心尽力教孩子们。
不只是珍珠和阿年,就连豆腐村的孩子、少年、青年甚至中年男人们都受益,尤其运输队的汉子们哪个没跟着晨练、学几招保命打架的功夫?
当然不只是唐钜,他们花钱雇的人都不错,几乎没有那种吃里扒外的背叛者,也没有那种人心不足的。
可能不是没有,只是团队还在上升期,蛋糕越做越大,人人受益,他们不需要暴露阴暗面就能得到想要的。
不过总体来说,他们这个团队还是稳固的。
夫妻俩小声聊着这个话题,商量着谁可以提携,可以带去京城,谁跟着他们,谁留给阿年和珍珠。
他们一贯的做派是宁缓勿急,选人先选品行,有明显劣性的不要,然后选家庭,家庭和睦的更好,也代表着他有软肋,再就是用熟不用生。
知根知底的利益共同体是他们团队的基础。
这些人靠着自己发达,荣辱与共,自然也会维护他们的利益。
有了自己的人手,他们进京为官、经商,才有自己的底气。
慢慢地,再发展外围人手,培养更多的人才,去水滴石穿地影响整个王朝、社会。
至于做到哪一步,就看缘分,夫妻俩并不强求。
他们不是做救世主来的,而是为了让自家活得安全些、宽裕些。达则兼济天下,有能力了再想办法为社会做点贡献,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
他们有野心,有权力的欲望,但是又够清醒,不想让这种欲望掌控自己,影响正常生活。
力所能及就好,不委屈自家。
夫妻俩再一次坚定了自家后续发展的方针,也有大体的规划,对接下来进京也就越发有把握了。
沈家庄。
沈里正坐在沈家堂屋里,面沉如水,有些恨铁不成钢地瞅着沈家父子三人。
他约莫着时间,打发人去码头那边儿守着,若是看到裴秀才和沈老板等人立刻回来禀报。
得到信儿他就收拾东西,还打发人给沈家送信,让他们赶紧一起过去。
结果……这父子三人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请不动!
呵呵,你们腚可真沉!
还等着沈老板和裴秀才来给你们磕头是怎么的?
五年前不是已经证明人家无所谓你们?也不怕别人拿什么不孝之类的话压人?
是你们需要人家拉拔!
咋滴,既需要人家拉拔你们,又不想低头?
就算不认错,你们也得说几句软和话吧?
沈父唉声叹气,闺女发达了,自家没能沾光不说,反而……受连累被戳脊梁骨。
多少人背地里笑话他们守着金山受穷,闺女家财万贯,生意做得那么大,他们是她的血亲,她从指缝里漏点也够他们吃喝不愁的。
也有人啐他们没脸,当初李家打上门来,沈父和俩儿子不肯给闺女撑腰,也不肯把彩礼退回,反而急吼吼地把闺女远嫁了。
这事儿当初他们花点钱或者买点像样儿的礼物,请沈里正和其他族老帮忙跟李家说和,也是可以的。
他们都说沈父三人舍不得出那钱!
真是死要钱啊。
沈里正也很是瞧不起他们,他和沈家早就出了五服,关系不亲近,但是村里有事儿他是里正又是族长不会不管的,可这事儿沈家不占理。
李家小子没了,沈家就算把闺女嫁过去也没用,又不能传宗接代,人家还娶回去干啥?
李家无非就是想要回彩礼,再让沈家低个头,说几句好话,宽慰一下老太太,顺便请李家那些人吃两天饭。
可沈家父子死要钱啊,舍不得。
要不是李家闹得太大,没人敢惹,沈父保不齐还想给闺女再找一家给彩礼的老鳏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