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第150章[VIP]
大哭一场的立阳立源烧了三天三夜,期间苏家找了许多郎中,用了许多药都不怎麽见效。结果三天一过,烧自然而然就退了。
发烧时,家里人揪心呢,直呼这本就不算聪明的脑子这下要烧坏了,书也读不了了。结果烧退醒来,两个小家夥第一件事就是找来他们的爹,拉着他们的手,一字不落地将千字文背出来。
两个爹答应过,只要他们会背千字文,就在家里修和小土墩儿一样好的狗窝,给他们即将要养的两只狗住。
背的是真不赖,在房间里听的都愣了。
问他们怎麽突然会背了。
他们说是老黄教他们的。
在他们昏睡做梦时,老黄变成了一个白胡子老头,逐字逐句地教他们背。
他们在梦中记住了,醒来也就记住了。
这事儿说给谁听,谁都要道一句奇了!
好在两个小娃娃在梦中遇到变成人的老黄,在现实中就不那麽伤心了。
金秋生了,一次生了六只狗崽崽,生了有两日了,现在才告诉他们。
两个小家夥从知道的那一刻起很兴奋,自己穿衣服穿鞋下床,央着两个爹带他们去朱家。
两个爹磨磨蹭蹭,他们还嫌两个爹慢,放豪言道现在不用他们带也行了,老黄也教他们认了路,他们晓得从自己家到春声叔家怎麽走了。
两个小娃娃烧了一场,好像真得变得有点不一样了。
苏家本就做好了能读就读,读不下去就帮家里做点杂事的准备,没想到烧了一场,两个小娃像开了智一般聪慧起来。
他们说这些都是老黄教的,听的人也信,不然这一切该怎麽解释?
金秋一胎生了六只崽,除了要给立阳立源的两只,还剩四只。
朱家与王家住在一起,人多一点,但院子就一个呀,不能养那麽多,最多自己家留两只,剩下的两只也得拿去送人。
他们刚来冯阳县,人生地不熟的,这狗能送给谁呢?
愿意养狗的人家,其实很好找,而且近在眼前。
金秋怀崽时,立阳立源来得勤是衆所周知的。满秋满夏因为离得近,时不时就会跑去王家找蒋阿伯的孙儿孙女玩,每次去也会摸摸金秋的脑袋,然後给它拿自己带来的好吃的。
他们虽然没有表明,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们也喜欢小狗狗,他们也想养两只和小土墩儿一样乖的小狗崽。
赵家院子大,多养两只当然没问题,朱家本就有送出去的打算,送谁不是送呢,送邻居当然更好了。
离得近嘛,狗娃娃跟人娃子一样,可以互相串门互相玩儿。
六只颜色不一的狗崽,立阳挑了最黑的一只,立源挑了最温顺的一只,满秋挑了最大的一只,满夏挑了最小的一只。每个都挑了自己心仪的崽崽,然後隔一日就来探望一回。
狗崽子还小,眼睛都还没张开呢,得留在母亲身边喝母乳,养到月馀再让他们抱回家去养。
四个小家夥第一时间跟老黄分享了他们要到狗崽的好消息。
老黄就葬在赵家院子後面的那个山坡旁,离牛棚近,离当初摘薏苡的那块儿地也近。
这儿僻静丶清幽,有大树遮蔽,有院子挡风,冬暖夏凉的,是块儿安身的好地方。
老黄葬在这里的消息并不避讳,同小孩儿们说了,同邻里也说了,大家都没有意见。
小孩儿们知道老黄性子静,也喜欢安静的环境,每每经过,都会放轻脚步,压低声音,等走过了再说。
立阳丶立源丶满秋丶满夏遇上了什麽事儿,还是会来和老黄说,像当初去牛棚和它絮语那样,声音压得低低的,身子挨得近近的。
他们觉得自己靠的这个小土坡不是一个坟,而是他们有分享欲时,能来倾诉的地方。
他们也去挖老黄爱吃的草来,种在这里,上上下下,左左右右,都种满。春末夏初,这些草料开花了,这儿就变成了如诗如画,大家都爱从这儿走的一块儿地。
经过时,他们会与它温柔地对视。
生离死别,初闻时痛苦,可慢慢地,它会变成一种柔软的丶平和的情绪蕴藏在心中。
特别是遇上老黄这种的,生时随和,死後给人带来的感受亦是如此,它也通过这些花草温柔地与他们回望不是麽?
他们每天都能见到。
*
时间飞逝,转眼来到一年以後。
曾经需要人抱的元宝现在能自己下地走了,欢快高兴时,还能“啪叽啪叽”地跑起来。
年仅一岁半,跑起来还不是很稳当,你觉得他要摔了,他又照样摇摇晃晃地往前奔,能跑好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