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大哥哥……能不能带我去看看?”
谢景行一把拉住他,“你去凑什麽热闹!”
谢镇山也皱起了眉,“林林,这不是闹着玩的。”
虞林却没有退缩,他看着谢镇山,
“我……或许能听懂他们的话。”
“林林,你……你说什麽胡话呢?你发烧了?你怎麽会懂番邦语?!”
迎着衆人探究的目光,虞林心中早已想好了说辞,他垂下眼,做出几分追忆的神色,轻声说道:
“小时候在京中,曾见过一个西域来的传教士,他长得就和哥哥说的那样,白发蓝眼。我那时年幼,觉得新奇,便日日缠着他,跟着他学过一段时间的番邦话。”
谢镇山盯着虞林看了许久,那双在沙场上淬炼了几十年的眼睛,锐利得能看穿人心。
虞林就那麽坦然地站着,任他打量。
半晌,谢镇山终于收回了目光,沉声道:“军营重地,本不该让你进去。但此事事关重大,若能从那几个探子口中问出些东西,对我北境防务,至关重要。”
“明日一早,我带你去军中。”
“是!舅舅!”
……
从书房出来,夜色已深。
谢景行围着虞林转了好几圈,啧啧称奇。
“我的老天,林林,你到底还有多少事瞒着我们?连番邦话都会说?你这脑子到底是怎麽长的?”
虞林只是笑笑,没说话。
番邦人!
他要找的东西,那些能在沙地里高産的土豆丶红薯丶花生!
这些东西,这个时代的中原没有,但那些番邦人的故乡,极有可能就有!
只要能拿到种子,别说“屯田制”,他能让整个北境的沙地,都变成粮仓!
到时候,看谁还敢说谢家拥兵自重,治军无方!
这不仅仅是解决眼前的困境,更是能彻底扭转谢家在朝堂上被动局面的惊天筹码!
而且……
虞林擡起头,看向夜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
这个时代的航海技术,还处在萌芽阶段。
所谓的海外通商,不过是些小打小闹,远未形成规模。
如果他能借助这次机会,打开与海外通商的渠道……
那他岂不就是这个时代的航海第一人?
香料,宝石,琉璃,甚至是更先进的冶炼技术和武器图纸……
一个全新的世界,正缓缓向他展开大门!
那将是何等巨大的财富和机遇!
……
第二日,北境军的大营外,一片肃杀之气。
高耸的箭楼,厚重的营门,手持长戟丶身披铁甲的哨兵,铁血与威严。
谢镇山带着虞林刚到营门前,迎面就遇上了杨川,
“哟,这不是谢大将军吗?这麽早就要入营操练,真是辛苦了。”
“不过,军营重地,闲杂人等免入。谢大将军治军严明,不会连这点规矩都忘了吧?”
谢镇山面沉如水,“他能懂番邦语。”
杨川环抱双臂,来回打量虞林,“既然虞公子有此等奇才,那本官今日倒要开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