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孤程赴微光】第二十三章
上一章更新啦大家不要忘记看哈:-)
从铺子里出来後,宋乾宁坐上辜曦的摩托车,戴上头盔,专注地低头想着些什麽。直至回到精品屋,他也没有从自己的思绪中回过神来。
“想什麽呢?”辜曦长腿一跨下了车,率先把门打开。
“想这个死去的记者……”宋乾宁跟在他身後进了门,“你说,今晚他会来麽?我们可以跟他聊聊他的身份,也许他能想到什麽。”
“不一定。”辜曦摇摇头,“等吧。”
日落西沉,月上梢头,直到夜色深浓,时钟的指针悄然越过12点,又不知疲倦地转了几圈……两人等待的客人也始终未曾现身。
“看来今晚是没戏了。”宋乾宁眼睛下挂着两个硕大乌黑的眼圈,情不自禁打了好几个哈欠:“先睡一觉吧,天亮後再说。”
“你已经有计划了?”
“最笨的计划。”宋乾宁有气无力地说。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辜曦照旧出门晨跑,顺道带回两份热气腾腾的早餐。宋乾宁起得稍晚,等两人吃完丶收拾妥当,也不过刚到八点半。
宋乾宁擡头看了眼墙上的挂钟:“刚好。”
“什麽刚好?”辜曦擡头,喉结微动,饮尽最後一口豆浆。
“省台九点上班,现在过去刚好能赶上。”
等他们赶到省电视台门口,大楼底下已经人声鼎沸。灰蓝色的玻璃幕墙被擦得锃亮,高得一眼望不到顶,一楼的镜面映着对面早餐摊的塑料棚顶,和马路上来来往往的人群。
离大楼五十米处就是地铁口,交通十分方便,此刻出口处像开了闸的水龙头,吞吐出一波又一波忙碌的人流。穿西装的男人夹着皮包,皱着眉头疾行;穿套装的女人踩着细高跟,哒哒哒地敲着石砖缝;戴眼镜背帆布包的女孩行色匆匆;背双肩包的小夥子边走边啃装在塑料袋里的煎饼,油星子蹭在嘴角……
省台的职员数量可观,大楼的旋转门几乎没停过,人群排队进门丶过安检丶刷卡丶进电梯……前面几个关口倒是比较好混,但到了闸机入口处,两人也只能望梯兴叹。
宋乾宁四下环顾,发现在一楼大厅的角落,站着一群学生气颇重的年轻人。他眼睛一亮,悄声对辜曦说:“等我。”
那群人约莫有七八个,清一色T恤牛仔裤,脸上写满初出茅庐的朝气与局促。宋乾宁没有急着插话,而是非常自然地站在了队伍的末尾。他前方站着一位微微侧着身丶正低头翻资料的男生——那人穿着带校徽的外套,胸口处绣着“江南传媒学院”几个字。
果然是学生。
宋乾宁走近两步,装作不经意地随口问道:“你们是传院的学生?”
那男生擡起脸来,稍一迟疑,然後点点头:“嗯,是来参加省台的实习生参观和讲座的。”见宋乾宁眼生,他有些怀疑地问道:“你不是我们学校的吧?之前好像没见过你。”
“哦,我是隔壁广院的。”宋乾宁神色自然,撒起谎来脸不红心不跳,“我们导师和传媒学院的系主任是师兄弟,这次听说传院有活动,打了个招呼,让我也过来学习一下,长点见识。”
“张主任啊?”对方恍然大悟,神色放松了些,看宋乾宁穿着清爽,相貌显小,笑容和煦,很快就放下了警惕,“难怪没见过。你学的编导还是新闻?”
“新闻。”宋乾宁抿嘴笑笑,“不过我更喜欢做幕後,不太上镜。”
“别谦虚啊。”旁边一个女生也笑,“你导师能派你来,说明你已经很厉害了。不过,听说我们这一批里真正能留下来实习的,最多也就三四个。”
过了几分钟,一个戴着工牌的工作人员从电梯那边急匆匆地走了过来,他高声道:“江南传媒的学生都在这儿吗?来来来,排好队,我们要进去了。”
宋乾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脚步默契地跟了上去。辜曦远远望着他自然而然地融入参观人群,微微摇头,嘴角一挑。
工作人员在闸机处刷了卡,旁边保安并没有太多盘问,显然对这类高校组织的参观早已见怪不怪。很快,电梯“叮”地一声停在五楼,人群鱼贯而出。
看上去,五楼是省台的对外展厅。侧墙上挂着几十个电视屏幕,播放着省台的历史影片和各式栏目宣传,荣誉墙上陈列着上百个奖杯和奖状,从“金话筒奖”到“国家新闻奖”,从地方记录片首奖到抗震救灾特别报道奖——琳琅满目,熠熠生辉。
讲解员是位年轻干练的女职员,语速不急不缓地介绍道:“省电视台下设五个主要部门,分别是新闻中心丶专题中心丶综艺节目部丶纪录片部和短视频事业群。新闻中心是我们的核心部门,每年承担上百次一线报道任务,也是实习最难进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