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的苓儿睡得正香,小手里还攥着睡前读的《声律啓蒙》——黛玉坚持要教的,尽管贾雨村更倾向于编程啓蒙玩具。
手机突然震动了起来。
家长群里,李老师发了一段《春晓》的朗诵视频,准备用于六一儿童节表演。
黛玉正要划走时,视频里传来了老师明显读错的字音:“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是‘花落知多少’!”
一个稚嫩的声音突然响了起来。
黛玉回头,发现苓儿不知何时醒了,正皱着眉头看视频,“老师读错了,‘少’字该念第三声!”
黛玉连忙捂住了女儿的嘴,但为时已晚——她的语音已通过手机话筒发送到了群里。
凌晨三点十五分,周念敏小朋友纠正老师读音的消息,在“小向日葵班家园共育群”里炸开了锅。
次日清晨,黛玉顶着黑眼圈送苓儿入园时,明显感觉到其他家长异样的目光。
穿粉色套装的陈妈妈故意提高了音量:“有些人啊,家里教孩子当衆给老师难堪,还自以为有文化。。。”
“就是,”穿运动服的张爸爸接茬,“现在谁还背古诗啊?AI一秒生成几百首。”
黛玉攥紧了苓儿的小手,指甲几乎要掐进掌心。
这时,一阵熟悉的香风袭来。
“哎哟喂,这不是林妹妹吗?”
黛玉浑身一颤。
转身就看见一个穿香奈儿套装的女人踩着细高跟正向自己走来,耳坠上的珍珠随着步伐轻轻晃动。
那姿态丶那声调,活脱脱就是王熙凤再世!
“王。。。王园长?”黛玉勉强维持着镇定。
“叫我凤姐就行!”
女人热情地握住了黛玉的手,突然怔了怔,“怪了,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你看我的眼神。。。熟悉得很。”
黛玉心跳如鼓。
这时一个穿米色职业装的清秀女子走了过来:“园长,晨会要开始了。”
她看到黛玉时也愣了一下,下意识的抚了抚发髻——平儿惯常的动作。
“这是平主任,”
王熙凤介绍道,又压低声音,
“林妹妹要是对小向日葵班不满意,随时可以转来我们金陵园。像苓儿这样的好苗子,放普通幼儿园可惜了!”
黛玉恍惚地接过了烫金的名片,上面印着“金陵国际幼教集团董事长王熙凤”。
回家的路上,她鬼使神差地让司机绕道去了那所幼儿园——灰瓦白墙的仿古建筑,大门匾额上“金陵幼儿园”五个字竟是啓功先生的手笔。
“妈妈,”苓儿拽了拽她的衣角,“我想学那个。”
她指着园内一群穿汉服吟《弟子规》的孩子。
当晚,黛玉向贾雨村提出了转学想法。
贾雨村正在调试给苓儿新做的量子手环,头也不擡:“现在这家不是挺好的?量子波动速读班全杭州只此一家。。。”
“我要她学的是做人道理,不是那些奇技淫巧!”
黛玉夺过手环,“你整天把这些仪器戴在孩子身上,可曾问过她是否欢喜?”
贾雨村终于放下了工具:“我们当初说好的,传统教育我不干涉,科技培养你也。。。”
话未说完,家长群突然弹出了一条@全体成员的消息。
李老师通知下周将举办家长开放日,特意强调:“请各位家长用通俗语言与孩子互动,避免使用生僻词汇影响教学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