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寒风凛冽的街头,花清和阿莲裹着厚厚的棉袄,正将一袋袋粮食和棉衣分发给蜷缩在街角的流浪百姓。
"大娘,这是新蒸的馒头,还热乎着呢。"花清蹲下身,将油纸包塞进一位老妇人颤抖的手中。
老妇人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泪光,皲裂的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阿莲正帮一个瘦小的孩子套上棉袄,细心地系好每一个盘扣。
"这样就不冷啦。"她轻声说着,顺手拂去孩子脸上的煤灰。
"姑娘真是活菩萨啊!"一个拄着拐杖的老汉颤巍巍地作揖,"这大过年的。。。"
花清连忙扶住老人:"您别这样,不过是些粗茶淡饭。"
她眼角瞥见巷子深处还有几个瑟缩的身影,转头对阿莲说:"那边还有几位,我们快些过去。"
雪粒开始簌簌落下,沾在她们的发梢和睫毛上。
领到粮食的百姓们自发排成队列,有人小声念叨着祝福的话。
街角卖糖葫芦的小贩见状,也扛着草靶子过来,给每个孩子分了一串冰糖葫芦。
阿莲搓了搓冻得通红的手,忽然发现自己的荷包不见了。
正焦急时,方才那个穿新棉袄的孩子怯生生地递过来:"姐姐,你的钱袋掉啦。"
花清看着这一幕,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雪後的阳光洒在青石板上,映出一片清冷的明亮。
花清和阿莲转过街角,恰好看见仁心堂的朱漆大门“吱呀”一声打开。
平生一袭素色棉袍,肩上斜挎着沉甸甸的药箱,呼出的白气在寒风中凝成细雾。
小圆子踮着脚替他系紧披风带子,怀里还抱着一摞用油纸包好的药材。
“平生公子这是要去哪儿?”花清停下脚步,声音里带着讶异。
她手中的竹篮里还装着几件未发完的棉衣。
平生微微颔首,目光投向长街尽头瑟缩的身影:“天寒地冻,总有人受不住。”
他调整了下药箱的背带,露出袖口磨旧的针囊:“咳嗽风寒最易传染,得早些防治。”
小圆子突然从药材堆里探出头:“平生哥哥早就准备了药,说要是有人发热。。。。。”
“多嘴。”平生轻敲了下小圆子的发髻,却从袖中取出个暖炉塞给他。
阿莲见状,连忙把竹篮里最後的姜糖分给他们:“含着能驱寒。”
远处巷口传来一阵低沉的咳嗽声,像是被刻意压抑着,却又止不住地从喉咙深处挤出来,每一声都带着胸腔沉闷的震颤。
那声音断断续续,却听得人心里发紧。
平生的脚步微微一顿。
他眉头极轻地蹙了一下,几乎难以察觉,但那双总是平静的眼睛却瞬间锐利起来。
他侧耳倾听,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药箱的皮带,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是干咳,"他低声道,声音轻得像是自言自语,"还带着痰音。。。"突然一阵更剧烈的咳嗽声传来,他猛地擡头,目光如刀般刺向声源处。
小圆子抱着药材的手不自觉地收紧,油纸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花清看见平生的下颌线条绷紧了。
他整个人仿佛一张拉满的弓,方才的温和气质荡然无存,只剩下特有的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