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的拉拢
诗词大会後,姜璃声名鹊起,京中不少人都对这位姜家嫡女刮目相看。但这并没有改变她在姜府的处境,柳姨娘和姜柔对她的敌意反而更深了。
这日,姜璃刚从外面回来,就被柳姨娘叫住了。
“璃儿,二皇子殿下来了,正在前厅等你呢。”柳姨娘脸上堆着虚僞的笑,“快去吧,别让殿下久等了。”
姜璃心中一凛。萧景渊来找她做什麽?
她不动声色地跟着柳姨娘来到前厅,只见萧景渊正坐在主位上,把玩着手中的茶杯,神情莫测。
“臣女姜璃,见过二皇子殿下。”姜璃屈膝行礼。
“姜姑娘不必多礼,”萧景渊擡了擡手,目光在她身上打量了一圈,“早就听闻姜姑娘才情出衆,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殿下谬赞了。”姜璃低着头,不卑不亢。
“诗词大会上,姑娘所作之诗,朕……本王印象深刻。”萧景渊话锋一转,“尤其是那首感怀民生的诗,可见姑娘心怀天下,颇有见地。”
姜璃心中警铃大作,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麽药。
“殿下过奖了,臣女只是随口之作。”
“随口之作便能有如此境界,可见姑娘是个可塑之才。”萧景渊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姑娘,你可知如今朝堂局势?”
姜璃愣了一下,摇了摇头:“臣女一介女子,不懂朝堂之事。”
“不懂没关系,可以学。”萧景渊眼中闪过一丝野心,“本王看姑娘是个有抱负的人,不想一辈子困在这小小的姜府吧?”
姜璃沉默不语,等着他的下文。
“只要姑娘愿意辅佐本王,”萧景渊开出条件,“本王可以向父皇进言,为你父亲翻案,让姜家重振往日荣光。到时候,姑娘想要什麽,本王都可以给你。”
果然是为了拉拢她。姜璃心中冷笑。萧景渊野心勃勃,想要争夺皇位,自然需要招揽人才。她在诗词大会上展露的才情,让他觉得她是个可用之才。
只是,她怎麽可能助纣为虐?且不说萧景渊的为人让她不齿,单说父亲的冤案,她也要靠自己的力量去查清,而不是依附于任何人。
“多谢殿下厚爱,”姜璃擡起头,目光坚定,“只是臣女蒲柳之姿,难当大任。且父亲的冤案,臣女相信陛下自有公断,不敢劳烦殿下。”
萧景渊脸上的笑容僵住了,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姑娘这是不给本王面子?”
“臣女不敢,”姜璃不卑不亢,“只是臣女心意已决,还请殿下恕罪。”
“好,好一个心意已决。”萧景渊冷笑一声,“姑娘就不怕错过了这个机会,会後悔吗?”
“臣女不悔。”姜璃挺直脊背。
萧景渊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没再说什麽,拂袖而去。
柳姨娘在一旁吓得脸色发白,等萧景渊走後,立刻拉着姜璃的手:“璃儿,你怎麽这麽傻?那可是二皇子殿下!你得罪了他,我们姜家就彻底没希望了!”
姜璃甩开她的手:“姨娘不必担心,我自有分寸。”
回到西跨院,姜璃才松了口气。拒绝萧景渊,无疑是得罪了他,以後的路怕是会更难走。但她不後悔,有些底线,是不能触碰的。
她拿出萧逸尘送的诗集,翻了几页,心情渐渐平静下来。她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就在这时,周伯悄悄走了进来,递给她一张纸条:“大小姐,这是方才一个小太监塞给我的,说是给你的。”
姜璃接过纸条,打开一看,上面只有一行字:“小心萧景渊,他不会善罢甘休。”
字迹清秀,是萧逸尘的手笔。
姜璃心中一暖。他果然还是关心她的。
她将纸条收好,眼神变得更加坚定。无论前路多麽艰难,她都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