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高明,结构严谨,对仗精巧且富有节奏,的确是好联。这刘玉山不愧四省文魁之名。
就在众人等待着他说下联之时,他却闭口不言。
赵凯当即问道:“刘兄,这下联呢?”
刘玉山懊恼的一拍脑门:“这下联我还没想好。”
“没想好?”赵凯当即佯怒道,“这是老太君的寿联,怎能‘有上无下’‘无疾而终’!”
他将‘有上无下’‘无疾而终’咬了重音,这让众人闻言脸色都是一变,在贾母的寿宴上说这些,岂不是咒她不得善终?
刘玉山忽然看向贾宝玉:“听闻二公子衔玉而生,乃是天降祥瑞,才华横溢。想来,这等楹联必定难不住你的。不如,就由你来对这下联吧。”
这话一出口,众人全都回过味来,赵凯和刘玉山这是在向贾府挑衅,他们故意只说上联,不说下联,就是故意刁难贾府,想要让贾府折了颜面。贾府还必须接招,不然,就是“有上无下”“无疾而终”。
贾家众人又气又恼,但又无可奈何,只能看向贾宝玉,希望他能对上。宝二爷,靠你了,硬气一些。
贾宝玉脸色一白,只觉脑袋里一片混沌。若是平时,他好好参详,要对出这对联并不困难,可此时这急切之间,要在众多的宾客见证下对出来,实在是难为他了。
见他那软趴趴的模样,众人都是一声长叹。
刘玉山的嘴角满是嘲讽的笑意,他不会给贾宝玉思考的机会,而是将目光看向了贾政:
“素闻贾大人酷爱读书,才情极高。想来这小小楹联当是不在话下,还请贾大人赐下联,晚辈洗耳恭听。”
他用心险恶,先故意将贾政捧得高高的,为的就是让他摔得更惨。
贾政闻言脸色一黑,他的确是爱读书的,也喜欢吟诗作对。可他的急智比起贾宝玉来还差了些,这一时半会之间,哪里能对得上这么长的楹联?
见贾政无言,刘玉山大笑:
“我素闻贾家乃书香门第,礼仪之家。可为何连我这等三流楹联也对不上?”
他的这句话犹如巴掌一般狠狠抽在了贾家众人的脸上,让他们痛彻心扉却无可奈何。要说吃喝玩乐他们在行的人多了去了,可要说吟诗作对,除了有限的几个人,其余的哪个在行?
所以,哪怕刘玉山说得再难听,哪怕他讥讽贾家为“三流”,他们只能捏着鼻子认下来,谁让他们技不如人?
后堂的女眷们也是人人咬牙,她们连忙拿出纸笔,想要解开这楹联,可急切之间,哪里能成?
“这寿礼既送与老太君了,我们也该回去了。”赵凯起身,向贾母敷衍地拱了拱手,“老太君继续高乐吧。”
他的话让贾母全身都微微颤抖起来,高乐?她要如何高乐?在她过寿之时,贾家竟遭人如此羞辱,百年名望即将毁于一旦。她已经能想象到,今日过后外人要如何评论贾家了。
一想到那些难听的冷嘲热讽,一想到贾家的名望就要折损在自己手里,她只感觉心如刀割,痛不欲生。待她百年之后,她要如何面对贾家的列祖列宗,如何面对自己的丈夫!
就在这全场鸦雀无声,赵凯即将离席之际,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
“我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