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工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缓缓地转过身,拄着拐杖,向着远方走去。
风吹起他花白的头,身影渐渐消失在晨曦之中……
于佳佳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激动。
一场关于“听土法”的逆袭,即将开始。
“粗碗讲习所”第二期开课,地点选在了社区活动中心一间略显破旧的屋子。
学员都是些二十出头的年轻市政技工,一个个脸上写满了不耐烦。
在他们看来,修管道就是拧螺丝、接管子,跟什么老祖宗传下来的玄学没半毛钱关系。
于佳佳穿着一身干练的职业装,站在讲台上,显得格外精神。
“今天我们请来李素芬阿姨,给大家演示一下传统压豆腐的技艺。”
李素芬是菜市场卖豆腐的老手,一辈子跟豆子打交道,手艺那是没得说。
她慢条斯理地拿出石磨、木框、包布,开始演示起来。
“压豆腐,讲究的是力要匀,心要空,手底要知道什么时候豆脑定型。”李素芬一边说,一边用手掌轻轻按压着豆腐脑。
那动作,轻柔得像是在抚摸婴儿的肌肤。
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技工忍不住抱怨道:“我说,这跟修管道有啥关系?我们是来学技术的,不是来学做豆腐的!”
话音未落,门口传来一阵拐杖敲击地面的声音。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赵工拄着拐杖,缓缓走了进来。
赵工没说话,只是走到李素芬的豆腐摊前,接过她手中的木槌,在模具边沿轻轻敲了三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一下,沉闷而悠长;第二下,清脆而短促;第三下,则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音。
整个屋子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瞪大了眼睛。
就在这寂静之中,奇迹生了。
众人隐约听见,从远处地下传来一阵微弱的回响——那声音低沉而浑厚,像是古老的钟声,又像是地底深处的某种神秘呼吸。
“咚……咚……咚……”
声音虽然微弱,却清晰可辨,仿佛就在耳边。
“那是……”有人忍不住惊呼出声。
周正礼凑到年轻技工耳边,低声解释道:“老辈人叫‘通筋’,一整片街区的地底结构,就像一张绷紧的网,敲一处,处处知。”
于佳佳的眼睛亮了起来。她知道,真正的重头戏,要开始了。
为了验证赵工和周正礼的说法,于佳佳联合陈砚田,设计了一个大胆的实验。
他们选择在全市五个不同的老旧街区,同时进行“三级地”操作,并利用市里的传感网络,采集地下传导的数据。
陈砚田是市规划院的副总工,也是个技术控,对这种新奇的实验充满了兴趣。
他立刻调集了院里的技术骨干,配合于佳佳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实验结果,令人震撼。
在五个街区中,有三个节点之间,竟然出现了明显的延迟传导现象。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波动路径,竟然完美地避开了已知的地质断裂带。
“这不可能!”陈砚田看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图,忍不住惊呼出声,“这完全不符合科学原理!”
更诡异的是,信号的衰减率,远远低于理论值。
这就好像地下存在着某种“低阻通道”,让声音可以毫无阻碍地传播。
于佳佳盯着屏幕上的数据,脑海中灵光一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