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内的高效才是真高效。”谢聈反驳,拿出自己的题集,在那一题旁边用工整的字迹备注了商寄的方法,并补充了必要的说明步骤。
商寄看着他这动作,哼了一声,却没再说什么,只是抢回题集时,似乎也下意识地瞥了一眼谢聈那清晰完整的解答过程。
培训间隙,其他队员经常能看到他们俩凑在一起争论题目。
一个冷静严谨,一个热情跳脱,思维碰撞时常迸发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我觉得这里用反证法更直接。”
“反证法太绕了,直接分类讨论,虽然看起来麻烦,但绝对不会错。”
“分类讨论那是笨办法!”
“确保正确的方法就不是笨办法。”
往往争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只好拿去问老师。
结果有时是谢聈的方法更稳妥,有时则是商寄的思路更精妙。
两人在这种碰撞中,不知不觉地汲取着对方的优点,拓宽着自己的思路。
市竞赛的日子终于到了。
考场设在市教育考试院,气氛比学校初选更加庄重严肃。
来自全市各所重点高中的数学尖子生们济济一堂,空气里弥漫着无声的硝烟。
谢聈和商寄被分在了不同的考场。
入场前,两人在走廊上碰见。
商寄依旧那副懒洋洋的样子,仿佛只是来参加一场普通的游戏。
“别紧张啊,优等生。”商寄拍了拍谢聈的肩膀,“正常发挥,拿个前十回来问题不大。”
谢聈拂开他的手,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准考证:“管好你自己。”
“我当然没问题!”商寄咧嘴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目标保五争三!”
铃声响起,考生入场。
厚厚的试卷发下来,题目难度果然名不虚传,题量也大,对速度和准确度都是极大的考验。
谢聈深吸一口气,排除杂念,全身心投入其中。
他按照自己的节奏,稳扎稳打,确保会做的题绝不失分。
遇到难题,则冷静分析,调动所有培训所学,一步步推导。
商寄那边,则是另一种景象。
他答题速度极快,选择题和填空题几乎是一眼扫过就得出答案,遇到特别对胃口的巧妙题目时,眼睛会发亮,笔下如飞。
但也会在某些步骤繁琐的题目上卡壳,不耐烦地抖腿,甚至想放弃。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终场铃响,所有考生停笔,表情各异地走出考场。
谢聈感觉像是打了一场硬仗,精神疲惫但思路清晰,他对自己整体发挥还算满意,只是有几道题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