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客请随我来。”
小丫鬟的一声话,打断了赵罄拿着帕子擦汗的动作。
他本就体弱,这一路行来已是有些疲累,却仍强撑着腰背,不想让此次的主任看出端倪。
跟着何书萱,赵罄来到了清润盐铺的后堂。
进入堂里时,赵罄眼睛顿时一亮。
一旁的陆大河眉头确实一紧。
抬眼望去,只见屋内明窗净几,洁塌亮轩。
一旁博古架上摆着几个青瓷瓶、而桌上又放着一块如同白玉一般的镇纸,压着一摞纸。
那墙角处则是立着个绘着山水的屏风,虽是简约陈设,却处处透着雅致。
尤其是墙上的那几张腊梅图,更是别有一番美丽,看的赵罄心里十分舒畅。
毕竟他们这次来是要和此间的商铺主人取得交流的。
而通过摆设,他觉得此间盐铺的主人,倒也是个通晓文墨的。
那这交流起来,就方便很多了。
两人迈过门槛,踏在地上的软皮垫子上。
“公子小心门槛。”陆大河伸手虚扶,目光趁机却在屋内逡巡着。
作为曾驻守蓟州的边军,他对北辽风物再熟悉不过。
这屋里的东西,到处都透着一股子辽国的味道!
大周入宅,脚踩的都是踏垫,而辽国丝物频贵,不可能用丝物踏垫垫足。
而辽国又多有牛羊,一般入宅踏在地上的,都是羊皮!
而他们脚下的这张羊皮,一看就是一只足年足月的大羊身上剥将下来,铺在地上垫足用的。
而最明显的,还要数那张摆在堂中的矮塌!
大周的塌皆是高塌,极少有矮塌,而大辽的反之。
“此地之主,莫不是个辽人?”
想到这里,他心中一凛,不动声色地挡在赵罄身前,手掌按在腰间短刀上。
“请坐。”
此时何书萱脆生生开口,她今日穿了件浅绿襦裙,腰间系着新得的绢带,笑意盈盈地引两人在一旁的梨木椅上落座。
“让两位久等。”
就在这时,张永春踏着恰好的步伐自旁屋掀帘而入,一袭月白锦袍,腰间挂着个掐金丝荷包,步态闲散却自有威仪。
而一见到赵罄的那张脸,张永春心里就是一惊。
怎么是这小子?
“见过贵客。”
面上不显,与那赵罄唱了喏,张永春坐在塌上,盘腿而靠,挥了挥手示意一旁的何书萱道:
“刚入初秋,天气还有些燥火,去取一大壶梅煎来,再端两盘鲜果前来于贵客过口!”
说着,他看向一旁的赵罄,面上的笑容可掬。
一旁的陆大河看着张永春的动作,心里却悄悄的敲响了鼓槌。
辽人多骑马,腿部多有内弓,因此喜盘腿坐。
看来这小子竟然真是个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