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岐山封禅11五味子
仵作推测陈王的死亡时间在子时前後,而陈王身边的人却说,陈王昨夜亥时初便回寝殿歇息了。
从亥时初到子时末,整整两个时辰,陈王去了哪里,做了什麽,又见了谁,无人知晓。甚至连他如何出现在这破败的小院,又是为何被杀,都成了解不开的谜团。
荀舒绕着残破的围墙小心翼翼走了一圈,墙上未发现攀爬的痕迹,地面也没有压塌的草或者被掩藏起来的脚印。
陈王和凶手都是从院门处进入的院子。
他们究竟是为什麽要来这麽一个荒废多年的地方呢?
荀舒嘀嘀咕咕:“难道是陈王监工修葺斋宫的这大半年,他与斋宫里的工匠间生了龃龉,而後引发了这一桩凶案?斋宫的工匠熟悉斋宫内的各个院落,兴许为了报仇,将陈王带到此处,然後想法子喂了毒药……”话音落下,李玄鹤尚未开口,她自己先摇了摇头,否认了刚刚的说法,“陈王怎麽会单刀赴一个工匠的约?而且那小药瓶也不会落在工匠手中,除非真如齐子进的猜测,那工匠貌若潘安,勾得陈王大半夜的来到此处。”
荀舒越说越离谱,李玄鹤无奈揉额:“我虽与这个舅舅并不熟悉,但也听说了些关于他的事,比如他回到封地後说一不二的行事风格。我觉得若真像你猜测的,陈王有龙阳之好,看上了某个工匠,他大抵是没有耐心这般迂回的。他应当会直接将那工匠带回封地。”他顿了顿,又补了一句,“更何况,工匠早已全部撤离斋宫。如今陛下和太子都住在斋宫中,守卫比往日要森严许多,无令牌不可随意进出。凶手应当就在住在斋宫中的这群人中。”
荀舒叹了口气,垂眸看着手指间沾染着的泥土,喃喃道:“你说得有道理,是我想错了。”
如葱段似的手指上落着星星点点的褐色泥土,怎麽看怎麽碍眼。李玄鹤要摸随身携带的帕子,旋即想起早晨时用那帕子包过尸体上的剑,之後再未取新的。他没有犹豫,抓住荀舒的手,用衣袖为她拭去指尖的泥土。
“你该多穿些衣裳的,手怎麽这麽冰。”李玄鹤温声道。
他的手很热,像是烧着碳的手炉,荀舒被烫了一下,挣扎着想要抽出,却被那人攥得紧紧的。
“别动。”李玄鹤低头看着她干巴巴的手,纤细得像是一折就断的手腕,心像是被攥成了一团,几乎无法呼吸。
不过几日的功夫,怎麽就瘦成了这样。
他的脑海中浮现半月前,母亲对他说的话。
那时母亲刚送走荀舒,转身回後院时,一眼就看到了藏在角落里,偷偷看门外的他。
母亲什麽都没说,没有指责,也没有劝解,只道:“年少时的动心,最朴实也最真挚。没有家世地位的考量,没有金钱利益的纠葛。能打动一颗单纯的心的,只有另一颗炙热的心。你生在平阳侯府,是我的孩子,原本没有体会这个的命,却没想到阴差阳错,竟真的能让你遇到这麽一个姑娘。”
那时的他心头一团乱麻,朝中之事丶封禅大典之事丶姜拯之事和荀舒离开的事混杂在一起,不知该如何是好,只能答应母亲,等忙完这段时间,一定去将阿舒找到,将一切解释清楚,把她带回来。可她的母亲却叹了口气,道:“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像是烧红了的铁块,若不能趁热打铁,彻底熔合,放着放着就凉了。”
母亲说这句话时,看着府门外熙攘的街道,神情悠长,似怀念似惋惜,不知想到了什麽。
那时的他并没完全理解,直到前日晚上,在林中再次见到荀舒时,才恍然察觉,二人再不似曾经那般亲密无间丶彼此相信。
这人心,还是被他放凉了吗?
荀舒任由李玄鹤慢条斯理将她的手指擦净,全然不知他的心中正在上演一场大戏。她擡起头时丝毫没有与他叙旧,或是争辩往事的打算,双眸平静而澄澈,一心只有对真相的渴望。
她再次压低声音:“太子曾说,昨日国师曾找过陛下献长生丹,我原以为正是五味子给国师的两枚之一,如今看来却未必。无论如何,这药瓶是唯一的线索,还是要尽快找到五味子,问问他究竟是怎麽一回事。”荀舒停顿一瞬,面露迟疑,“只是他和我们之间的关系是个秘密,如今应当还不能让外人知晓吧?要如何避开那边的视线,神不知鬼不觉地和他见面呢?”
“我们”俩字取悦到了李玄鹤,让他心口压着的巨石轻了半分。他收敛心神,将思绪重新放回到案子上:“此人我已让人去寻了,阿舒莫要着急,应当很快就有结果。”
李玄鹤说的“很快”,比荀舒以为的很快还要快上不少。不过半个时辰,一直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鱼肠再次出现,带来了五味子的消息。
“五味子昨日进出两次斋宫,第一次有人引领,乘软轿进入青宫,悄悄见了太子殿下,不知道说了什麽。这之後,他从斋宫离开,在斋宫外晃了一圈,从西门走到东门,再自东门光明正大进入,由禁军领着去了东南角的星月宫,国师的住处。这之後,他再未出现,一直呆在星月宫内。”
五味子的行踪与李玄鹤先前预料的差不多。他问道:“他可能自由行走?”
鱼肠点头:“五味子并未被限制行动。属下买通送膳食的仆役,给他递了消息,约他酉时正,在星月宫南面的假山中见面。那地方离星月宫不远,颇为隐蔽,郎君可要亲自前去?”
李玄鹤“嗯”了一声:“自宁远村一别,已许久未见,如今也是时候再见一面了。”
-
酉时正的时候,李玄鹤和荀舒准时出现在约定的地点。
星月宫本是存放书籍的地方,因国师要入住而被重新修葺,不仅将原有的宫殿翻新,甚至将南面的花园推平半座,平地起了座丹房,供国师炼制丹药。
与炼丹房比邻的是残存的一小片树林,穿过树林後,便是假山群,也是鱼肠和五味子约定好的地方。
酉正刚过,假山外传来窸窸窣窣的脚步声,片刻後五味子出现在二人的视线中。此刻光线昏暗,太阳已落山,月亮却还未升起,正是摸黑干坏事的好时机。
五味子显然没看到二人,东张西望走走停停,直到他走到二人面前几步,李玄鹤突然出声,吓了五味子一跳。他抚着胸口,缓和呼吸,确认周围无人跟随丶无人注意後,才小心翼翼靠近,拉着二人钻入假山的洞中。
时间紧迫,五味子知晓二人的来意,并不绕圈子,将昨日的一切从头到尾告诉二人。
“昨日晌午後,贫道估摸着斋宫里的忙乱应当告一段落了,便悄悄进了斋宫,见了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不愧是未来的天下之主!周身紫气环绕,贵不可言,看得贫道——”五味子拍了下脑袋,嘟囔道,“扯远了。贫道见了太子殿下後,殿下将那瓶假药要了去,而後递给了贫道一瓶新的,让贫道用新的药糊弄殿主。这之後,殿下详细问了许多长生殿的情况,还有殿主的情况。可惜贫道进入长生殿後,多半时间都在宁远村中,知道得并不多。不然若能多告诉太子殿下些消息,兴许还能混个一官半职。”
五味子满脸遗憾,仿佛太子真的要留他这麽一个左右摇摆的人做大官,又或者国师真的看不穿他的墙头草本质,愿意将最核心的机密告知于他。
荀舒却觉得另外一件事更为奇怪。
李玄鹤既然将五味子引荐给太子,那麽太子定然知晓五味子手中的这瓶药是假的,并无长生之效。既然是假药,他为何还要再换一次?为何不直接让五味子按照他的要求,准备一瓶新药呢?这样二人不用偷摸见面,显然更为稳妥。
另一边,李玄鹤将五味子所说的话记下,将心中疑惑暂且按压,而後继续问道:“这之後呢?你从西门离开斋宫,而後又从东门进入,去了星月宫见过国师後,他都说了什麽,又让你做了什麽?”
见李玄鹤对他的行踪一清二楚,五味子心中一顿,收敛起敷衍的心思,再开口时认真了不少:“进入星月宫後,殿主早已在正殿中等候。贫道将太子殿下给的药呈上後,殿主问了许多问题,大都和宁远村,蛇罗鱼,还有神宫後面的山洞有关。他还说,等着封禅大典後,要亲自去那水潭中看看。
“贫道不敢多说,只将提前准备好的半真半假的谎话说出。或许贫道真是个编故事的天才,国师竟然没怀疑贫道的话!这之後便让贫道去後殿的一个屋子里歇息,嘱咐贫道,这几日斋宫中忙乱得很,让贫道莫要随意走动。”
见五味子停口不说,荀舒忙追问道:“这之後呢?”
“这之後,贫道就去休息了啊。”五味子一脸茫然,不知道他们想知道什麽。
荀舒沉默片刻,终于真切意识到,五味子只是长生殿最不起眼的一个小道士,就算帮了国师炼制了长生丹,国师也未必会对他青眼有加,将所有的秘密都告诉他。甚至对于国师来说,他的利用价值已经告罄,再留下来只会是威胁。
荀舒抿着唇,轻声道:“五味子,你一定要小心行事,注意安全啊。”
五味子眨眨眼睛,正要说什麽,突然听到假山外传来一声鸟叫,而後,李玄鹤面色一变,道:“是鱼肠。有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