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烈火燎原
风延远心口蓦地一颤,下意识擡起双臂,却在触及她衣衫时生生顿住,修长手指在空中蜷了蜷,又垂落身侧。
他薄唇抿得凌厉,冷硬道:“这是作甚,报恩?”尾音却不受控地泄出三分柔软。
少女仰起脸来,含着水光的眸子直直望进他眼底,像是两泓清可见底的深潭,倒映着他强作镇定的模样。
风延远喉结微动,忽然觉得呼吸有些发紧,强撑着恼意偏过头去,却露出了那微微泛红的耳尖。
云鸢松开攥着他衣襟的手,退了半步,静默片刻,忽轻声问了句:“为何是……墨?”
风延远身形微僵,转头看向她时,眼底还带着未及收拾的慌乱。她浅浅笑着,眼角泪痕未干,像雨後初晴时枝头将坠未坠的水珠。
云鸢从贴身处取出了那枚折叠整齐的黄纸。
“这黄籍被送到了玄鹤堂,远风卫没来得及带走,松鹤子就交给了我。”她指尖微颤的触碰着那黄籍上的‘墨鸢’二字。
“主子释奴,不都是赐自家的姓?怎偏我的便是‘墨’?”
他重新倚上门廊,故作轻松地别开眼:“难道你愿意姓风?”双臂一抱,“我随便起的,也算合你药师的本事。你……要不喜欢的话也可以换,白啊,蓝啊,黄的,朱。。。。。。”
她一言不发,只用那双清亮的眸子静静望着他,将他准备好的所有戏谑都碎在了唇边。这和他预想的全然不同——他原打算漫不经心地列数各种颜色的姓,悠悠地欣赏她慌慌张张地说:“这个就挺好!”
这样的捉迷藏他可以陪她玩上一辈子。却独独没有想过,她愿意坦诚的这一刻,他该是何种神态。
风延远将她拉进屋内,反手合上房门。
“你。。。。。。”云鸢看着他慢悠悠的关门,又躲避了她的目光,兀自转到了案几旁,始终一声不吭。她声音有些发颤,“何时察觉的?”
他垂眸拨弄着案几上的弩机,唇角勾起一抹浅笑:“若真要从头说起…。。。”指尖轻轻划过弩弦,“大概是你抚琴那次。”
云鸢呼吸一滞——她只为他抚过那麽一次琴。
她本就琴艺生疏,这些年光顾着钻研轻功与解毒之法,连舞姿都带着几分随性,更遑论琴艺。不过是得知他好琴时仓皇练了几支琴曲,只盼是用不着。偏生那日他突发奇想,非要她即兴奏一曲“朗月清风”。情急之下,她胡乱拼凑了几段旋律,其中有一段民谣却被他记了去,竟弹的比她还要好。
她忽一怔。
不对,那一段不是民谣……而是。。。。。。她儿时初学琴时,为了应付先生考核,自己瞎编的曲子!当时她实在太紧张,只知不是桃夭教的时兴曲目,便当是某一段民谣了。
她恍然记起他那时说过的话——“我听过这曲子……”
可这曲子她分明只为琴乐先生弹过……
“你。。。。。。当真听过?”云鸢怔愣道,“你怎会……?”
风延远擡眼望她,眸中映着窗外漏进来的一缕斜阳,嘴角一勾:“你猜。”
她茫然时,那一对鹿眸圆溜溜地,格外清澈可爱。
他忍俊不禁:“想你也是猜不到。我那时未能见到你。幼时体弱,母亲带我去墨云堂求医。住了三五日,日日听仆役们念叨他们家小姑子——”
他执起茶壶给自己斟了一盏,茶汤在杯中荡开涟漪,他抿了口茶,眼中笑意满盈。
“说那女娃娃还不到人膝盖高,已是一条街的小霸王,日日把隔壁公子哥儿气哭,有一日还让街口骂人的七尺壮汉摔个狗吃屎。你故母更是逢人便夸,说家中稚女不过四五岁,已通晓药理,有成人不及之智。”
茶盏轻轻落在案上,发出“嗒”的一声轻响。
“那日我在园中闲逛,忽闻一阵琴声——”他摇头笑道:“那琴技实在拙劣,我当时就想,这简直是在糟践良琴。”
窗外日影昏黄,他的声音渐渐柔和:“可听着听着,竟有几处转折颇为精妙。我循声寻去,却见凉亭里空无一人,只有一群仆役提着衣摆满园奔走的地喊着‘小姑子又不见了!’”
他擡眼看她,忍俊不禁道:“原来那学琴的墨家长女,趁着先生如厕的功夫又不知逃了哪里去。”
云鸢听着他娓娓道来,那些尘封的记忆忽然鲜活起来,不禁莞尔:“原来如此,竟是十多年前乱编的曲子太烂,让公子记到了现在。”
风延远却忽然正色:“曲子确实烂,但也灵性十足,只需补那麽几处流转就是一首绝妙好曲。”他眼中闪烁着执着的微光,待见云鸢垂眸憋笑,自己也不由笑了起来,“你说的没错,是有些耿耿于怀。”
风延远凝视着她含笑的眉眼,“不过你当时说那是民谣,我倒也没多想。”他指尖轻轻敲击茶盏边缘,“只是再回想你害得风武……”蓦地轻笑出声,“破天荒地挨了一百大板!我便又想起墨家女娃娃教训七尺大汉的传闻。再加上,你又精通药理。。。。。。”他顿了顿,声音渐渐沉了下来,“直到我知道风啸冥所为……”
窗外的日光斜斜照进来,在他眉宇间投下浅浅的阴影。他望向她低垂的侧脸,轻声道:“你一直坚持要留下来,连生死场都要闯。怎麽他一走,你便要逃呢?”
云鸢的睫毛在眼下投出细碎的阴翳。
风延远看着她微微颤抖的肩线,继续道:“你劝岳前辈服碧血还魂丹时。。。。。。”声音放得更轻,“也是告诉了他,你是墨家後人,知道这丹药配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