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大女主文里的炮灰女配(十八)
此等话语,分明是出于小人之心的揣度,却因彩金数额之丰,竟使人不由得生出几分“若是我也猜中呢”的念头。疑心既起,便以微火燎原,虽初不显,却一日甚于一日。
然,城中百姓对杨家绣坊尚有感念之情,终究是年节刚过,得了炭火衣被的恩惠,街巷间尤有馀温。
然而,浮言之下,自有波澜暗涌。
其中推波助澜者,多为同行绣坊。《傲雪红梅》一出,苏城绣业几乎尽失光彩,尤以其所用色彩最令人耿耿于怀。他们暗地揣测,杨家或藏有独门染色之法,若能逼其公开,未尝不是一件“共利”之事。
于是或借茶客之口,或托说书之喉,轻言轻语间,便令怀疑之声,愈演愈烈。甚至有人公开宣称杨家绣坊故弄玄虚,欺世盗名。
*
齐砚远在学堂也听闻了此事。他立刻便给杨知意写了封信。
心中言辞恳挚,语意温厚,劝姑娘不必将近日流言放于心间——世人多妒,眼见人好,便生猜忌之念。无风也起浪,无事也生非,不过是几家同行见不得你家风头正盛。
信末又道,如姑娘已有对策,他愿静候佳音;倘若尚有未决之事,亦可明言,他定当倾力襄助,勿须拘礼。
杨知意收了信,沉思良久。
她先去找了林青禾,同她道了自己的想法,小姑娘听完,眼眶都红了,“知意姐姐,那可是我们研究了好几年才得到的方子。”
杨知意点点头,“嗯,所以我先来问问你的意见,那些方子也有你的一份。你若不同意,我便不那麽做了。”
小姑娘难得沉思片刻,未曾说话。
杨知意也坐在一旁,她想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亦或者,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但又觉得,说这些话,未免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
良久,林青禾才有些难过道,“知意姐姐,你是不是……不要我了?”
杨知意一怔,“怎会如此一说?”
林青禾咬了咬唇,道,“知意姐姐当年救我娘,又收我进绣坊,许多事都亲自教我。我一直以为,只有我……是特别的。可如今,姐姐也要去帮助其他女孩子了。我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姐姐就不再需要我了?”
这话说得极轻,却如石入深潭。杨知意听罢,一时忍俊不禁,她轻轻拍了拍青禾的手背,道,“她们是她们,你是你。你与我是从小一块儿长大的,一直陪在我身边,以後也还要一直陪着我。你与旁人,自是不同的。”
林青禾看着她,眼底渐渐亮了起来,低声应道,“那……以後也要一直这样。姐姐做什麽,我就做什麽;姐姐去哪儿,我就去哪儿。姐姐教我什麽,我就学什麽。”
杨知意忍不住笑了,她揉了揉林青禾的头,“嗯,我们要一直这样。”
*
杨知意遣人回了信,约五日後在城中“听雨楼”小坐。
细雨初歇,街巷犹湿。齐砚早早候于楼上雅间,临窗一案,热茶盈盈。
片刻後,杨知意同林青禾一同来了。
寒暄未多,便入正题。齐砚馀声低和,眼中带着一丝难掩的关切,“流言之事,我实听得恼人。此等无稽之谈,姑娘勿放在心上。他们口中忌你,才要口中毁你。”
杨知意轻轻一笑,道,“多谢齐公子挂念。虽是些无根之语,然其势日盛,若任之不管,只怕终有不便。”
顿了顿,她望向窗外那片微润青石,“正巧,有一事,或许真得请公子出一份力了。”
*
与此同时,同家里人商定数日後,杨家绣坊突然张贴告示,震惊了整个苏州府。
告示内容有二:其一,杨家绣坊将《傲雪寒梅》所用之一百二十八种颜色名称丶色样,以及三十六针法的名称丶图解丶及其在绣图中具体运用位置,尽数列出,张榜公布于绣坊门前,供所有人查验。
其二,更为惊人。杨家绣坊宣布,将从苏州府内家境贫寒丶年十四至十八岁丶心思灵巧且有志于学习一技之长的女子中,遴选十二名,由杨知意与林青禾亲自教导独门染色技艺。
学成之後,这些女子可自行择业,杨家绣坊绝不束缚。
这一举措,不啻于在平静的湖面下投下了一颗巨石。
原本还在观望甚至推动流言的绣坊,顿时心思各异。杨家这不仅是自证清白,更是将可能价值连城的独门技艺公之于衆!
*
原定于绣坊亲自遴选的十二名女子,仅数日,报名者便挤满了花溆镇的街口。前来投帖递名的,有农家女丶市井孤女,也有绣坊同行的自己徒弟丶权贵之家的府中侍女等等。
杨知意早料到会如此,便遣人写了封信给齐砚。
齐砚早知此事,便以自己的名义,暗中查阅各报名女子的户籍与来历。与此同时,杨家绣坊也在四下打探,茶棚脚夫丶邻里乡亲,一一问明这些女子的身世。
凡是查出与各大绣坊有瓜葛的,一一剔除;权贵门下之人,也皆婉拒回绝。连带一些来历暧昧不清者,哪怕针脚细腻丶口齿伶俐,亦一律不录。
杨知意和林青禾便从数百名应选的女子中,最终挑选了十二人。她们或因家贫险些被卖为奴婢,或因生计无着而面临早早嫁做人妇丶操劳一生的命运。
如今,杨家给了她们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
接下来的日子,杨知意与林青禾几乎倾囊相授。她们亲自选材丶试色丶调染,每一个环节都不厌其烦地讲解演示,既传技艺,亦磨人心。
那十二名女子也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缘,她们起早贪黑,手指常被染料染得青紫,仍不言苦。
数月後。
杨知意亲自张贴告示,宣布这十二名女子已尽得杨氏染色真传,诸如《傲雪红梅》之中那一百二十八种奇色,皆可仿制。若有绣坊或个人尚有疑虑,尽可雇请她们一试,结果自见分晓。
消息传出,全城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