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快穿之女配为王免费 > 第96章 复仇文里的霸凌女配二十三(第1页)

第96章 复仇文里的霸凌女配二十三(第1页)

第96章复仇文里的霸凌女配(二十三)

阮知意回国之後,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的艰难时期,张医生的家成了她一个可以暂时卸下所有防备的港湾。

她会不定期地去看望已经退休的张医生,有时带着一些自己研究的小进展,有时只是单纯地想陪老师聊聊天。

她们会从最新的医学文献聊到家长里短,从科研的瓶颈聊到人生的困惑。

阮知意常常觉得,在张医生面前,她比在自己母亲面前更能敞开心扉。张医生虽然不完全赞同她的研究方向,但却始终给予她最宝贵的理解丶尊重和精神上的支持。

她会一针见血地指出阮知意在科研思路上的某些不成熟之处,也会在她因为外界的质疑而感到疲惫时,用自己的人生智慧给予她力量。

张医生去世的时候,阮知意觉得自己忽然空了一块,像是自己的一部分也随着张医生,留在了过去的日子。

又经过了数年的艰难探索,克服了无数技术和伦理上的障碍。终于在阮知意五十多岁的某一天,她的团队迎来了世界上第一个由男性成功妊娠并分娩的健康婴儿!

随着男性辅助生殖技术(被坊间戏称为“男妈妈”技术)的安全性丶有效性得到进一步验证,并开始在国家严格的伦理监管和政策引导下,小范围试点并逐步推广後,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悄然发生。

曾经,婚後生育似乎是女性天经地义的责任。

如今,在领取结婚证的同时,民政部门会提供一份标准化的《家庭生育责任与规划协议书》供双方协商签署。

协议中会明确,婚後若有生育计划,谁将承担孕育责任,或者双方如何分担。

这份协议,一旦签署,将与结婚证一同存入国家婚姻与家庭信息档案,并与後续的生育津贴丶産假丶医疗报销等福利直接挂鈎。

生育是夫妻双方共同的责任与权利——民政局的宣传册上写着这句话。

并非所有人都认真对待这份协议,一些男性在婚前为了促成婚姻,轻易许诺承担生育责任,婚後却以各种理由反悔丶拖延,由此引发的婚姻纠纷和法律诉讼也屡见不鲜,成为新的社会问题。

既然男性也能生育,那麽相应的福利保障也必须跟上。

很快,国家出台了补充规定,男性若承担生育任务,同样享有不低于女性的産假,以及相应的生育津贴和医疗补助。

社会上也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奶爸”——他们挺着孕肚小心小心翼翼地出行,在父婴店为自己挑选孕夫装和营养品,在産科门诊排队做産检。

曾经,女性在求职和晋升过程中,常常因为婚育问题而遭遇隐形或显性的歧视。

如今,当男性也拥有了生育潜能和法定的长期産假後,这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也无差别地指向了他们。

“请问您结婚了吗?有生育计划吗?”

“单身还是已婚,有没有小孩呢?打算什麽时候要小孩呢?”

“您签署的《家庭生育责任与规划协议书》上,关于生育责任是如何规定的呢?”

这些曾经让无数职业女性感到冒犯和无奈的问题,开始堂而皇之地出现在男性求职者的面试中。

尽管劳动法明确规定不得因婚育状况歧视求职者,但潜规则依然盛行。

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会更隐晦地考量男性的“生育风险”,担心他们休长産假影响工作。

一时间,网络上关于“男性职场生育歧视”的讨论,此起彼伏。

许多男性第一次切身体会到,那种因为生理可能性被区别对待的无力和愤怒。

阮知意看到这些社会现象,心中并没有很大的起伏。她知道,技术的进步可以改变生理的局限,但人心的偏见与制度的完善,却需要更漫长的时间去磨合。

而面对这项新技术,男性群体的反应也出现了不同的分化。

一部分男性,尤其是那些渴望拥有自己孩子却苦于伴侣不愿或不能生育的,对这项技术表示欢迎,并积极咨询和尝试。

也有一小部分男性,愿意为伴侣分担生育的痛苦,在与家人充分沟通後,也勇敢地迈出了这一步。

然而,更多的男性,则对此保持观望甚至抵触态度。

他们从小被灌输——男主外,女主内,生儿育女是女人的天职的思想,如今突然要让他们承担起怀孕分娩的责任,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嗯,怎麽说,像是一种对他们的羞辱。

还有一些极端保守的男性群体,甚至发起了抗议活动,高喊着,“子宫是女性的专属,生育是自然的选择,科技不能违背天理!”

他们拒绝接受这种“被安排”的生育可能性,认为这是对男性气概的挑战和对传统家庭模式的颠覆。

对于这些声音,阮知意只是平静地看着,她知道,任何一项超出群衆认知的事物或技术,都会经历这样的阵痛。

就在“男性妊娠”这项新技术向社会推广应用的第二年,季雪华女士,在一个平静的秋日午後,安详地合上了双眼。

她的年纪确实已经很高了,身体的各项机能早已在岁月的侵蚀下逐渐衰退,可她的精神状态反倒比从前更平和与宁静。

不知为何,阮知意竟有一种微妙的感觉。仿佛母亲一直在坚持着什麽,在等待着什麽。

直到季雪华看到女儿真正站在了世界医学之巅,创造出了连她也无法理解丶却不得不承认的伟大奇迹之後,她才得以真正放下一切,安然离去。

在母亲的最後几年,阮知意也确实调整了自己的工作节奏,尽可能抽出更多时间陪伴在她身边。

前些年,母女间的关系因事业与婚恋观念的冲突而一度紧张,但随着阮知意的成就越来越高,也越来越超出季雪华的认知范畴,她反而不再执着于用自己那套“名媛标准”去要求女儿了。

当她们不谈论工作丶不谈婚姻,母女俩也能像寻常人家一样,闲聊几句家常,回忆一些遥远的往事。

关系,确实缓和了许多,虽然那层根深蒂固的隔阂,或许从未真正消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