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教学方式与他的人一样,清冷而高效,绝无半句多馀的话。但我能感觉到,他在讲解时是认真的,对于我提出的一些基于现代思维的独特角度(被我小心包装後),他偶尔也会流露出思索的神色,甚至会与我进行简短的探讨。
我们的交流,终于从生活琐事,上升到了思想层面。
虽然大部分时间都是他在讲,我在听,但这种持续的丶正面的丶涉及核心观念的接触,正是我梦寐以求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仔细观察他。我发现,当他沉浸在道家义理和音律玄奥的阐述中时,那种超然物外的疏离感会稍稍减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专注于学问的纯粹。这个时候的他,不再像是云端俯视衆生的龙,更像是一个沉浸在自己领域里的学者。
当然,他依旧是那个冷静丶理智丶难以接近的公孙胜。一个时辰的讲学结束後,他便会毫不留情地“送客”,继续他自己的修炼或冥想,仿佛刚才那个谆谆教导(虽然语气冷淡)的人不是他。
但我并不气馁。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我总能在这块寒冰上,凿出更深的痕迹。
这一日,讲学结束後,我并未立刻离开,而是犹豫了一下,开口道:“道长,听您讲解多日,小女子获益良多。对于‘音律通天道’似有所悟,但终究虚无缥缈。不知……能否请道长演示一番,何为‘至纯至性之乐’,何为‘引动灵气’?”
我想亲眼见识一下,这个世界的“道法”与“音律”结合,究竟是什麽样子。这对我理解这个世界的力量体系至关重要。
公孙胜看了我一眼,眼神深邃:“你想看?”
我用力点头,眼神充满好奇与渴望。
他沉默片刻,并未拒绝,只是起身走到静室一角,那里放置着一张看起来颇为古旧的七弦琴。
他净手,焚香,而後于琴前坐下,屏息凝神。
片刻後,他修长的手指轻轻落在了琴弦上。
没有复杂的指法,没有激昂的旋律,他只是拨动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音符。
“铮——”
一声清越的琴音,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瞬间在静室内荡开。
奇异的是,那琴音仿佛带着实质的波纹,肉眼可见地(或许是我的错觉?)让空气産生了微弱的涟漪。香炉中笔直的青烟,随着音波的扩散,开始轻柔地摇曳丶旋转。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音符流淌而出。旋律极其古朴丶平和,甚至有些单调,但每一个音符都仿佛敲击在人的心坎上,与我之前听过的任何音乐都截然不同。它不追求悦耳,而是一种……契合。
我仿佛听到了松涛的低语,听到了流水的潺潺,听到了月光洒落大地的静谧。内心的焦躁丶不安丶算计,在这平和到近乎原始的乐音中,竟被一点点抚平丶涤荡。
更让我震惊的是,静室窗外,几只原本在枝头跳跃的鸟儿,竟停止了鸣叫,静静地落在窗沿上,歪着头,似乎在倾听。甚至连院中那几株药草,叶片都仿佛更加舒展翠绿了几分。
这就是……引动灵气?共鸣万物?
虽然远没有达到呼风唤雨丶雷霆万钧的程度,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奇异景象,已经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
一曲终了,馀音袅袅,静室内外一片安宁。那几只鸟儿扑棱着翅膀飞走了,而我还沉浸在那种奇妙的共鸣感中,久久不能回神。
公孙胜收回手,目光平静地看向我:“可明白了?”
他的声音将我从震撼中拉回。
我深吸一口气,由衷叹服:“小女子……明白了。”我明白了音律在这个世界可能达到的高度,也明白了公孙胜在“道”上的修为,远非我所能揣度。我之前那点“攻略”的小心思,在这种近乎“道”的力量面前,显得如此可笑和渺小。
但同时,一个更强烈的念头也涌了上来。
如果……如果我能真正学会这种力量呢?如果我能将现代的音乐理念与这个世界的“道音”相结合呢?
那或许,就不再是微不足道的“扰动”,而是真正拥有改变某些事情的能力了。
我看着公孙胜,眼神中的求知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炽热。
“道长,”我郑重地行了一礼,“请您……继续教导我。”
公孙胜看着我的眼睛,那双古井无波的眸子里,似乎终于映出了一点不同于以往的光亮。他微微颔首。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