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定下啓程的日子,整个江宅都陷入了忙碌的氛围。
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晴空万里,树荫遮阳,不觉燥热。
果盘堆砌在石桌上,甘草做了好几杯的果子饮端来,沁人的凉意扑面而来,连吹来的微风都掺了些凉意。
祝平安端起碗盏轻轻抿了一口,随即侧头擡眸,笑着说道:“这又是哪儿学来的,真的好喝,阿娘你快尝尝。”
她说罢,又微微低头抿了一小口。
今日日头晒得很,屋里热的待不下去,便寻了这处树荫底下支了石桌,三人围坐着闲聊。
她不时听见有人步履匆匆的走过,箱子偶尔磕到地上发出一声沉重的闷响,还有些婢女小厮的悄声话。
祝大郎昨日吃醉了酒,现下还未醒来。
甘草煮了醒酒汤,帮着祝娘子给他灌了一碗,转头又睡得呼声震天响。
倒是与他一同吃酒的江南晨今早神采奕奕,来说了一声便与李臣年出了门。
祝平安忍不住咂舌,自来了大名府,江南晨便如扯断了线的风筝,见着他的时间很少。
蓦的,她心中升起一抹担忧。
别是来了这里野了心,回去了赵听淮可不好与他父母交代。
说起来,今日也未见到赵听淮。
江南晨好歹还来打了一声招呼,偏不见他。
“是很好喝,甘草你的手真巧。”祝娘子喝了一口,眼眸里溢出来了赞扬,拉着甘草的手好一顿夸。
祝平安敛了思绪,转头附和着说道:“阿娘,真的不是我夸大,甘草的手艺可是好极了,南山堂就没有人不爱吃她做的饭菜。”
“平安你又瞎说!”甘草的脸逐渐红温,“南山堂才几个人,是赵娘子与赵大夫不挑拣,若是遇到那种挑拣的主家,只怕我都不知道被卖了几次了。”
她说这话时语气不自觉有些落寞,一直盯着她的祝娘子不免泛起疼惜,“好孩子,没事的。”
祝娘子转头瞧了一眼垂眸盯着前方的祝平安,抿了抿唇,心中难以言喻的悲情让她不自觉的握紧了甘草的手,似是在对甘草说,又像是喃喃自语一般安慰着自己,“都过去了,都过去了。”
甘草一怔,不知所措的看向祝平安,却见她出着神不知在想些什麽。
微风轻拂发梢,额头沁出些许的薄汗。
三人小坐一会儿,一人忽地快步跑过来,喘着气说道:“祝娘子,祝小娘子,赵郎君让人在屋里放了冰块,可凉快了,现下可要回去瞧瞧?”
“冰块?”三人都懵了,左瞧瞧右瞧瞧。
祝平安轻蹙着眉头,问道:“哪里来的冰块?”
那婢女弯了弯腰,气息平稳下来,“回女郎的话,是外头送来的,好大一块,直接就运到了您的屋里。”
往年夏日炎炎,祝平安总寻了没人的溪流跳进去泡个凉水澡,冰块都是大户人家用的东西,他们是用不起的。
乍一听闻赵听淮给她们寻来冰块,她脑子一时转不过弯,竟直直问道:“冰块能让屋子里更凉快吗?”
谁知甘草也没见过,瞪着眼睛好奇地看着那婢女,“真的假的?”
“是真的,奴怎敢说谎。”那婢女说。
祝娘子闻言,“是真是假,去看看便知道了,我也不曾见过呢。”
待三人到了祝平安的屋子外,赵听淮脊背挺直的站在廊庑下,双手背握而眼眸低垂,不知在想些什麽。
他听见脚步声传来,微微擡眸,大跨着几步走近,躬身揖礼道:“伯母。”
“赵郎君。”祝娘子眼睫轻颤,握着祝平安的手指微微蜷缩,颔首低眉着说道:“赵郎君。”
赵听淮不漏痕迹的打量了一番脸颊被晒得泛红的祝平安,抿了抿唇,继而说道:“四方斋的掌柜知晓今日炎热,怕伯母身子不耐,特让人开了冰窖,送来了不少的冰块以驱炎热,我已经吩咐人送到您屋子里去了。”
他顿了顿,又耐心说道:“只是您身子刚好,比寻常人更畏冷虚寒,因而让人放了些碎冰,这样冷气便没有那麽盛了。”
祝娘子听了眉眼皆笑,说话的声音都比之前大了几分,“多谢赵郎君。”
对着赵听淮和江南晨,祝娘子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的。
她心里清楚这是他们全家的救命恩人,他们以礼相待,自己却不能自高甚傲,没了分寸。
但此刻也是真的欢喜,一时也没了那份拘谨。
“外头炎热,咱们还是先进屋吧。”赵听淮说罢,转身而行。
他掀起帘子,一股冷气便直冲面门而来。
他的手一直保持着高举的动作,“平安的身子还未养好,我让人将冰块分了放在屋内的四角,也是一样的。”
前两日还要炭盆来取暖的人,这冷气还是要注意的。
闻言,祝平安撇撇嘴,没敢将自己刚刚喝了一碗果子饮说出来。
虽然没加冰块,但也是井水镇过的,只怕赵听淮知道了後,私底下又要对着她一番唠叨。
她听了头大。
“这冰块真好!”甘草围着盛着冰块的大盆,笑得合不拢嘴,“平安,今夜我要和你睡。”
她的屋子肯定是没有冰块的,来蹭蹭祝平安的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