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公公冷笑一声:“姜大人好大的派头!圣旨都不接,就要撵杂家走?”
姜世安先是一愣,随即大喜过望,连忙跪地:“臣接旨!”
老夫人连连点头,满脸欣慰:“陛下圣明!终于知道我儿是冤枉的了!”
姜珩也跟着跪下,他眸色阴鸷,朝云昭投来一个等着看她倒霉的眼神。
姜绾心与梅柔卿双双跪地,动作都干脆利索得很。
常公公一脸无语地看着这一大家子,心里直摇头:以前只觉得姜世安迂腐爱装,不想阖府都是糊涂东西。
能生出云昭这样的女儿,可见还是苏氏的言传身教。
只可惜苏老大人……那位曾经执掌科考、修纂文典的清流领袖,曾得两代帝王倚重,自那次科考舞弊风波后便不再上朝。
到如今,只守着个日渐没落的竹山书院,当真是可惜了。
常公公见这一大家子都跪下接旨,他慢悠悠地开口:
“传陛下口谕:赏姜氏云昭玉如意一对,东海明珠十斛,云锦十匹,以嘉奖其协助京兆府侦破桃花煞一案之功。望尔今后继续为朝廷效力,不得藏私。”
云昭从容叩首:“臣女谢主隆恩。”
随即搀扶着目露欣慰的苏氏起身。
一旁的莺时和雪信喜形于色,瞬间挺直了腰杆儿。
就连站在稍远处的严嬷嬷也难掩满脸的与有荣焉,与姜家众人难看的脸色形成鲜明对比。
姜世安瞠目结舌,整个人僵在原地。
姜珩同样身形僵硬,一时甚至忘了起身,方才的得意荡然无存。
老夫人则张大嘴巴,一手指着云昭,半晌说不出话。
姜绾心更是浑身发抖,泪珠直在眼眶里打转。
“陛下怎可如此!”姜绾宁突然嘶声喊道,“姜云昭她害死了我娘!”
云昭故作惊讶地看向姜绾心和梅柔卿:“妹妹和梅姨娘竟没与家人说明白吗?二婶她在寺庙与男子。。。。。。”
“云昭!”姜世安急忙打断,对上女儿清冷的目光,不自觉地软了语气,“今日之事,是为父误会你了。都是为父不好,快扶好你娘亲,随为父回家吧。”
云昭淡淡道:“父亲偏听偏信,这已不是头一回了。”
她声音清脆悦耳,说出来的话却全然不似女儿对父亲的口气,反倒像是上位者在敲打下属,“父亲,杨氏的事虽不便外传,但自家亲戚,总该说个明白。”
她抬手一指姜绾宁:“否则像她这样,当街行凶,外人还不知要如何议论咱们尚书府的家风。”
说着,她语气微沉,面上流露出几分后怕,“更何况,今日她可是险些伤着常公公。若非常公公他身手了得,只怕此刻……”
常公公哼了一声:“杂家今日也算见识了。”
姜世安神色一凛,后背竟沁出些微冷汗。
今日姜绾心与梅柔卿回府时,只顾着绘声绘色地讲述碧云寺中闻空大师的批命——
将姜绾心的命格说得天花乱坠,而对云昭的批语则极尽贬低之能事。
他与老夫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喜讯”冲昏了头,竟未过多留意姜绾宁与姜珏的异状。
如今细细想来,这姐弟俩情绪如此失控,其中定然有人暗中挑唆……
他目光冷厉地扫向梅氏,却见这往日总是温柔似水的女子,此刻竟一反常态地低垂着头,不知在思量什么。
姜绾心则红着眼圈,小脸惨白如纸。显然是被他方才当众揭露身世之事伤透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