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世安只觉得浑身都不自在起来。
明明府中皆是喜事——
小女儿得了闻空大师的批命,不日便可风光嫁入东宫;
嫡女又得陛下赏识,赏下这许多珍宝。
可偏偏他就是如坐针毡,仿佛有什么东西正悄然脱离掌控。
云昭适时上前,从容地搀住常公公的手臂,语气温婉:“辛苦公公陪云昭走这一趟,不如进府喝盏新茶歇歇脚?”
常公公笑眯眯地摆了摆手。
他端出威严的姿态,目光在姜家众人脸上意味深长地转了一圈:“不必了。杂家看云昭小姐今日怕是有的忙,就不叨扰了,还得赶回宫向陛下复命呢。”
待常公公的仪仗远去,姜府门前顿时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
方才还喧闹不已的百姓们也都屏息凝神,无数道目光在姜家众人之间来回逡巡。
正在这时,一群扎着总角的小童追逐着卖糖果子的小贩,嬉笑着穿街而过。为首的孩童举着刚得的糖人,清脆的童音在寂静的街道上格外响亮:
“金丝雀,困朱门;真凤凰,耀九宸。雀儿啾啾啼不住,凤凰振翅动乾坤——”
这童谣朗朗上口,后面的孩童也跟着齐声唱和,稚嫩的嗓音在姜府门前回荡不休。
姜绾心本就神情恍惚,听到这童谣,脸色“唰”地惨白如纸,连退两步险些跌倒。
就连一直低垂着头暗自怨恨的梅氏也猛地抬起头,难以置信地望向那群孩童。
苏氏听到其中“凤凰”二字,不禁攥紧云昭的手,声音微颤:“昭儿,那群孩子唱的是什么?”
府前围观的百姓顿时哄笑出声,议论声此起彼伏:
“这童谣都传了半日了,满京城的小儿都会唱!”
“金丝雀困朱门,真凤凰耀九宸——这说得再明白不过了!”
“这一家子可真够糊涂的。捧着鱼目当珍珠,却把真正的明珠往外推!”
“从前都说姜二小姐是‘小福星’,可依我看,还是这位嫡女沉稳大气,才是真正有福之人!”
众人指指点点的议论声中,姜家众人个个面如土色。
姜世安气得脸色铁青,猛地一甩袖袍转身就走。
老夫人拄着拐杖踉跄跟上,姜珩搀扶着摇摇欲坠的姜绾心,梅氏则低着头匆匆随行……一行人狼狈不堪地往府内走去。
云昭却不急不缓,招呼雪信上前,将袖中几张精致的帖子递给她:“分别送到英国公、承义侯和康乐伯府上。”
她又向苏氏要了些银钱交给雪信,“去雇一辆好些的马车,莫要走着去。”
雪信会意地点头——这是要彰显自家小姐的体面,绝不能让人看轻了。
云昭这才与苏氏相携进府。
不想一直混在人群中的三房温氏越走越慢,待进了府门,朱红大门“吱呀”一声关上,她突然“扑通”一声跪倒在云昭面前:
“我知道,从前是我不对,眼睁睁看着他们作恶,却因懦弱不敢出声,实在对不住你们母女……”她声音哽咽,瘦弱的肩膀不住颤抖。
“这些年来,我夜夜难眠,一想到大嫂被他们那般对待,就愧疚得心如刀绞……可我们一家子都要靠着大伯,我实在不敢……”
她哀声道:“我只求昭姐儿发发慈悲,救救我的绾棠!”
云昭眸光一凝:绾棠?那个冒着风险,偷偷给她递纸条告知苏氏被囚禁之处的小姑娘?
她俯身扶起温氏:“三婶快快请起。你方才说,绾棠妹妹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