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两人行
“这不可能!首先,如果有人挖到鎏金板,不一定会上交博物馆。其次,如果真的上交了博物馆,怎麽可能不在馆藏目录里?”秦天反驳。
“秦天,你算一下年份。”童仲元停了停,又道,“你的外祖父在50年代初期主动挖出文物献给国家。接下来的十几年里陆续有人来挖掘。也就是60-70年间。你觉得,即使有人在这个时期挖出了鎏金板,会有私藏起来的胆量吗?”
秦天愣住。
童仲元继续道:“假设有人挖到鎏金板,又交到了博物馆。文革结束後,应国家要求,归还十年间非自愿上交的文物。如果鎏金板不在馆藏目录中,那就在退还名单里。”
唐执徐一个急转,安全带一下子勒紧童仲元,把他固定在後座上。秦天的头被离心力压在椅靠上,一阵旋晕,如同万花筒被打开,在一片片炫目的彩色碎片中,鎏金板就在其中,熠熠生辉。
唐执徐的手机响了起来,他从中控拿起看了一眼,脸色一沉,将车靠边,按下双闪,走下了车。
秦天猜他是有什麽急事。她是可以开车,但她现在当务之急是赶紧跟上博办公室联系,拿到文件。
童仲元说:“我来开吧。你联系上博。”
他刚打开车门,唐执徐回来了。他坐回驾驶室,神色有点严肃。
“秦天,有件事我没跟你说。”
秦天难得看他这麽正经,竟觉得他这样子有点好笑。
“你倒是说说看。”
“前情提要先不说了,我就说结果,明馆长要上新闻了。今天晚上或明天早上。”
秦天想说明馆长上新闻还少麽,一年至少也上个三四次吧。况且淳化阁帖特展开展在际,记者们都等着采访他。可是直觉告诉她,唐执徐没在卖关子,没在开玩笑。
“什麽样的新闻?”
唐执徐把手机屏幕转向他。界面停留在一封邮件上。这封邮件是篇新闻稿,标题是:
上博馆长亲临苏富比,巨资拍下西周赝品。
洛阳机场的送机处,两个年轻男人目送着那一对银翼腾空而起,迅速化成了空中的一个小点。
童仲元和唐执徐同时收回视线,沉默地走向停车场。早上的时候他们没想过这一程会是三人行,更离谱的是晚上变成了,他们两个。
唐执徐悔得肠子也青了。前天方天一告诉他四个字“西周编钟”。王祁清让他把明渊行购入西周编钟的消息放给媒体。方天一并不清楚西周编钟的来龙去脉,这毕竟不是书画部的事。他只是在和媒体说到淳化阁帖时顺便带到上博有这麽一个举动。唐执徐消息面比他广,知道西周编钟的事不简单。可他马上就要和秦天去洛阳了,他不想节外生枝。就算媒体挖到些什麽,也是下周的事。他担心秦天知道後取消行程,就没告诉她。万万没想到,行程没取消,却来了个童仲元。而媒体动作又这麽迅速,已经蓄势待发。秦天一得到消息马上买机票回上海,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于情于理,这件事上她都站在风口浪尖上。等她回过神,估计还要和他大吵一顿。这一趟,真的叫赔了夫人又折兵。
秦天说要回去时,他说他也一起回上海。秦天觉得鎏金板毕竟是她的事,她一走,童仲元和唐执徐也没理由留下帮她找。可她又舍不得童仲元的点子。她隐约觉得他这次给出的很有可能就是正确答案。她问童仲元他怎麽想?童仲元说没事,他一个人也行。然後默然拿出他的英国护照,说就是身份登记有点难,不知道这些博物馆信不信他。
唐执徐後槽牙咬得发疼,他拍了拍他的肩,对秦天说:“我也留下。你先回去吧。文件我问办公室要,明天我们去跑博物馆,有问题随时跟你联系。”
唐执徐系上安全带,对副驾驶座的童仲元说:“先去酒店吧。”
他刚刚走到停车场的路上把秦天订的酒店退了。既然她离开了,也没必要住她订的廉价酒店了。
“我换了一家酒店。”童仲元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