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神宫无论何时来都不缺香火,百姓虔诚跪拜,口中念念有词,神宫中烟火缭绕,远远看着像是走水了似的。
院中无树木,少了几分生机,亦少了几分清气。上次来荀舒变察觉到此处气场不对,她劝了几个体弱的百姓不要在此处上供,怕会引来灾祸,得重病,但那几人看她像看个疯子,骂了几句远远离开,仿佛她是瘟疫,生怕沾上一星半点。
也正因为这事,上次荀舒才没能逛完整座神宫。
荀舒看着眼前的人群,莫名想起司天阁山脚下的那个小道观。
司天阁不需要百姓的香火,所以从未建过道观神宫。百年前司天阁的位置意外被世人知晓,这之后有人在山脚下寻了块大石头,当成司天阁的神像,时不时带些瓜果搁到那石头上,之后又将线香插在石头前的泥土里,以天地为炉,燃香求神明庇佑。
再之后,当时的司天阁阁主在祖师爷神像前跪了几日,决定在山脚下建第一座司天阁的观。
那道观不大,只有一间屋子,将那块大石头包入其中。石头前摆了桌案,桌案上只放着一个香炉,供百姓上香。前来拜神的百姓将贡品留在屋子里,司天阁会定期来清理。若是还能食用,便留在这小道观里,等着需要它们的有缘人出现;若是腐败,便拿到山林间埋起来,还给天地。
可惜司天阁早已式微,自她记事起,那位于深山里的小道馆便没什么人来。即使如此,每隔几年,师父还是会带着她和师兄去修补小道观的屋顶。她曾问师父,既然已没人来了,为何不任他落败。师父却说,即使没人来,若遇到阴雨天,能为山中生灵遮挡些风雨,也是好的。
师父走后,司天阁也散了。上次回山中时也忘了去那小道观瞧瞧,也不知那屋顶如今可有疏漏?是否还有生灵会在其中躲雨。
见荀舒盯着屋檐久久没有动作,一旁的阿水担忧地问:“姑娘可是遇到什么难处?”
荀舒如从梦中惊醒,笑道:“看那瓦片甚是漂亮,瞧着很贵的模样。”
阿水顺着她的目光看了几眼,点点头:“确实是,瞧着比公主府的瓦片还要漂亮。”
荀舒收回目光,轻声道:“走吧。”
她带着阿水,将神宫里里外外都走了一遍,没有任何现,正准备离开,到门口时却遇到了方晏。
他今日是一个人来的,双手空空,没带任何贡品,像是打算凭着“之乎者也”,劝说神明降福。
荀舒没想到会在此处碰到他,冲他挥挥手,靠近后俩人寒暄几句,荀舒压低声音,好心叮嘱道:“这地方气场不对,恐怕有邪神。方兄若想找地方求神明保佑赵二姑娘,还是换个道观,或者去找个寺庙也行。总归都是天上的人,都能帮百姓实现心愿,佛祖和神明也没什么不同。”
方晏面容肃穆,没有丝毫笑意:“阿舒,此处人多眼杂,我们换个地方说话。”
第92章有风经过3
方晏瞧着认真而严肃,迫得荀舒不自觉答应下来,跟在方晏身后离开神宫。
神宫外是一片稀稀疏疏的树林,依靠山势生长,根系扎在大大小小的山石中。山路陡峭,方晏走在前方,步履轻巧如履平地。荀舒跟在他的身后步入树林,小心翼翼看着脚下,生怕一个不小心摔下山崖。
前行百步,方晏突然停住脚步,转过身来,视线越过荀舒,落在她身后的阿水身上。
“我有事要同阿舒说,还请这位姑娘在此稍后。”
方晏的面容瞧着极为平静,双眸却微微颤动着。荀舒和他认识多年,原本是极相信他的,此刻也不知为何,心中生出几分忐忑和不安。
不知这不安是否和方晏有关。
今日出门时,她正当是寻常的一日,并未看黄历,也未为这一趟神宫行卜卦,此刻后悔不已。若有卦象,也不至如此刻般无所适从。
阿水听到方晏的话并没动作,而是担忧地看着荀舒。方晏皱眉,面露不悦:“你是李玄鹤安插在阿舒身边的人吗?要寸步不离地跟着她?”
这话多少有些尖锐,夹着几分焦躁,与往日的方晏很是不同。荀舒不愿意怀疑相识多年的好友,只能抓住阿水的手腕,想要
缓解心中的惊慌,定声道:“阿水是我的朋友,我就喜欢同她呆在一处。方晏,你要同我说什么,便在此处说,我能知晓的,她也可以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