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之退出书房之后,原本热络的气氛又冷了下来。楚墨珣接过宋之备的手炉走到她跟前,那只写得一手好文章的手包裹着小巧的手炉递了过来。
宋子雲特别喜欢楚墨珣的手,浸透了墨香与书卷气,如同上好的宣纸那样冷白,隐隐透出皮肉下淡青色的纤细血管,像工笔细描的叶脉,透着一种近乎易碎的文弱感。一层薄细的茧子,指甲修剪得极其圆润干净,边缘光滑,没有一丝毛糙或裂痕,像极了它严苛的主人。
她又想到在昭狱的那夜,四四方方的小屋里只有他俩,楚墨珣礼数周全,说得都是公事,她却觉他俩靠得极近,甚至能感受到冷峻外表之下那颗滚烫的心。
可同样的一张脸,白马寺的雨夜她在跳动的烛光下见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那是一张非人的冷白,如同古墓中挖出的玉璧,不带一丝活气的脸。几尊蒙尘的佛像在摇曳的光影里半隐半现,泥塑的面容在阴影中扭曲变形,空洞的眼窝仿佛正冷冷地注视着下方。
而楚墨珣就端坐在这一片阴森死寂的中。
阴影之下,一双深不见底的眼眸,没有君子端方自持,而是两簇在绝对黑暗中燃烧的、冰冷的鬼火。他眼里没有愤怒,没有激动,只有一种纯粹的、冻结万物的杀意,仿佛多看一瞬,魂魄都会被吸摄进去,绞得粉碎。
那双眼睛刻在宋子雲心中,久久不能遗忘。
他好似没有任何情感羁绊,他甚至……没有看她一眼就离开了。
一个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不停地回荡,我看上去就像个笑话。
宋子雲环顾四周,这书房之内皆是她熟悉之人,她却觉与楚墨珣所隔山海。
高莫奇见楚墨珣目光淡淡地瞥了他一眼,才喊了一声,“殿下。”
宋子雲端起茶盏嘲讽道,“本宫记得在秦王府时高公子说自己不是秦王的人,原来是首辅的人,难怪高公子这般自信本宫会信任你呢。”
今日宋子雲的确没有出府的安排,不过近日京城之中关于她的绯闻愈演愈烈,她派宋之查探流言出处,得来的却是她最不想要的答案。
宋之柔声安慰道,“殿下,许是有人污蔑首辅。”
“污蔑?”
宋之答道,“或许还有别人想把殿下拉下马。”
宋子雲笑了起来,“你指的可是秦王?”
“是。”
“不可能是秦王。”
“为何?”
“因为没有动机。”宋子雲说道,“他是亲王,按理没有资格做秋闱主审官,他若是把我拉下马,如此只有楚墨珣有资格,他不会从楚墨珣身上得到的比从我这得到的更多。”
“难道真是楚先生在散步殿下的谣言?”
雪又扑簌簌地落下来,宋子雲望着惨白的天,伸出手接住那半截雪片,“如今看来只有他有动机。”
忽地一只信鸽停在宋之肩头,宋之取下信鸽腿上的竹筒,打开其中信笺,目色一变。
宋子雲隐约瞧见宋之问道,“何事?”
宋之面露难色,“是高莫奇。”
“哦?是查到他是谁的人了?”
其实宋子雲不必有此一问,瞧见宋之的脸,她便已经猜到答案。
“他此刻正在楚先生府上。”
虽然宋子雲有心理准备,听宋之说出口时心尖咔嚓一声,好似双腿站立在冰湖之上,一道裂缝正从脚边缓缓裂开,隔了许久才幽幽开口,“原来是他的人。”
“殿下……”虽然如实禀报是他的职责所在,可在那一瞬,宋之觉得自己犯下滔天大罪,“或许……”
“去楚府。”
站立在一旁的院首见宋子雲气色不好,“今日风雪,殿下怎么来了?”
“闲来无事坐马车出来逛逛,不知怎地就逛到了先生府上。先生不会怪我叨扰吧?”
“臣不敢。”
“不敢?先生一人之下,哪里不敢?”宋子雲目光冷静,只是眼底深处,仿佛蕴藏着一丝难以化开的疲惫,“楚先生没有什么要解释的吗?”
话音刚落却瞥见楚墨珣饱满天庭上那道伤口,虽已好了大半,伤口上的痂呈现出淡淡的粉色,“尔等都退下吧,我有话和首辅商量。”
宋子雲道,“我常听人说起我失忆前的事,那时陛下刚刚登基,我与楚先生有说不完的话,不知先生可还记得?”
楚墨珣端坐在她身侧,“如何不记得。”
“后来那几年为何我们的话少了?”
“一切皆是我的错。”
楚墨珣没有自称臣,而是我。宋子雲抬眸之际撞见他眸中奕奕神采慢慢淡了下来,“还望羽南不要怪我。”
“之前的事反正我也不记得了,就让它们随风去吧。”
楚墨珣平静的脸上毫无波动,只是那双无情绪的眸子倏然闪出一丝光亮,仿佛在询问是否当真。
可宋子雲不敢看来人,低头问道,“那日我去白马寺,你……”
“殿下不该来白马寺。”
这句话如同一盆冷水浇灭火盆里的炭火,“为何?”
“殿下该撇清你我之间的关系,这样才好坐稳主审官的位子。”
“是先生想撇清你我的关系吧。”宋子雲讥笑道,“堂堂首辅不该和一个只和面首玩的□□公主有任何牵扯。所以我昏倒之后,你连等我醒来都不肯,原来是想和我划清界限。”
“你竟误会我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