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在沉默中缓缓绕到楚府邸西侧一条僻静狭窄的巷子。
这里行人稀少,墙壁高耸,与正门的恢弘气派形成了天壤之别,常年阳光都难以完全照入,显得阴冷潮湿。一扇不起眼的、黑漆斑驳的小角门紧闭着,门环都有些锈蚀了,一看便是府中仆役杂役运送东西的通道。
他深吸一口气,拒绝了清竹代劳的请求,“让你备的东西都备全了吗?”
清竹点点头,递过来一个食盒,“陛下吩咐,老奴岂敢不照做?放心吧陛下,这都是御膳房刚出炉的。”
宋良卿点点头,攥紧了食盒的提梁,指节发白,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踉跄着下了马车。刚下过一场春雨,地面上又湿又滑,冰冷的石板路透过薄薄的鞋底传来寒意。
他站在那扇低矮、寒酸的偏门前,伸出手敲门,手指却在距离那冰冷锈蚀的门环还有一寸的地方停住了。他犹豫了,他害怕见到长姐那毫无温度的脸,她会将他赶出来吗?
清竹和两个小太监远远地缩在巷子口低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出,清竹只觉这一幕荒诞又令人心酸,趁着别人不注意偷偷抹去眼角的泪。
巷子里静得可怕,只有风吹过墙头枯草的细微声响。宋良卿能清晰地听到自己擂鼓般的心跳和粗重的喘息。
他闭了闭眼,脑海中闪过长姐苍白的面容,他咬了咬牙,用尽全身力气,屈起食指和中指轻轻地却又无比清晰地叩响了那扇冰冷斑驳的偏门。
“笃笃笃……”
无人应答。
一旦有了第一次,第二次便容易许多。
宋良卿又敲了三下。他感觉仿佛等了大半天,门才吱呀一声打开。
“陛下?”
开门的不是楚府的仆人杂役,更不是楚墨珣本人,而是连宋良卿都想不到的人,他充满狐疑地看向宋良卿。
“你怎么会在此处?”
来人也诧异地看向宋良卿,连忙作君臣之礼。
“臣叩见陛下,陛下为何来先生府上?”
第75章
“吱呀——”
一声轻微的带着些许滞涩的摩擦声响起。那扇斑驳低矮的偏门,竟真的向内拉开了一道缝隙。
然而,出现在门后的是一张清隽温润带着明显愕然的年轻面孔。
“臣叩见陛下。”
“柳昱堂?你怎么会在此处?”
宋良卿也愣在原地,瞳孔微微放大,几乎以为是自己看错了。柳昱堂如何会出现在此处,还是在专供下人出入的偏门处?
柳昱堂显然也完全没料到敲门的是陛下,他穿着一身月白色的常服,衣襟上似乎还沾着几点不易察觉的墨迹。
可他毕竟是做臣子的,比宋良卿率先恢复镇定,见陛下满脸疑惑,连忙行君臣之礼,“臣来首辅大人府上是因为下月的花灯节。”
“花灯节?”
话音刚落,宋良卿猜测眼前这位状元郎莫不是与自己来楚府的目的不谋而合。
柳昱堂连忙摊开手里握着的一卷图纸与名单,“是的陛下。此事向来是长公主殿下所操持,故而臣……”柳昱堂的目光落在宋良卿那只还提着食盒的手上,脸上几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了然,对于近日朝野内外纷纷传言陛下与长公主殿下之间出现嫌隙,看来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尴尬的沉默在狭窄的门缝间弥漫。
宋良卿望着对自己避之不及的目光,假意咳嗽了一声,瘦弱的身子微微偏过去,手下意识地朝身后藏了藏,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他心头,一种……同病相怜般的荒谬感。
“瞧朕糊涂,往年花灯节的确是长姐操持,也真是为难她了。”宋良卿神色僵硬,声音却轻松地说道,“可……花灯节的事不是由礼部主持,怎地劳烦你这翰林院的人呢?”
原本神色微微松弛的柳昱堂脸瞬间涨得通红,如同煮熟的虾子。他捧着图纸的手微微颤了颤,眼神飘忽避开帝王的目光,声音却极为紧张,他轻轻咳嗽了一声。
“回禀陛下!此次花灯节的花灯样式臣……翰林院也参与设计,院首大人派我来向殿下汇报进度。”
宋良卿没有点破。他脸上那原本因紧张和屈辱而紧绷的线条,反而奇异地松弛了一丝,甚至嘴角几不可察地牵动了一下,他开口声音有些干涩,却刻意放缓了语调,带着一种平易近人地询问,“朕也是关心下月花灯节的安排,原来爱卿与朕想到一块去了。”
“为陛下分忧,是臣等本分。”
柳昱堂越是这般窘迫,宋良卿的心越是放松,心中那点郁气也冲淡了不少,他越发喜欢眼前这个状元郎,他甚至觉得眼前这个同样在楚府中心怀忐忑的柳昱堂是他的同盟。
“翰林院这是人才济济啊,好,你且安心办差,等回头办好了差事,朕重重有赏。”宋良卿忽地对他手上几份图纸感兴趣起来,指尖轻挑起图纸一角,“长姐可看过图纸了?她有何意见?”
“回禀陛下,臣还未见过长公主殿下。”
宋良卿的眼睛倏然一亮,“你也是刚来,还未见到长姐?太好了!不是……朕的意思是,朕随你一同去见长姐。”
“臣遵旨。”柳昱堂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跳,脸上红晕稍退,恢复了部分镇定。他侧身让开通道,对着宋良卿深深一躬,声音恭敬却带着一丝只有两人能懂的默契,“殿下在暖阁静养,由太医照料。陛下请随微臣来。”
柳昱堂恭敬地后退一步,恭请宋良卿先走。
楚府的长廊不长,他俩一前一后走着倒觉得格外漫长,宋良卿忽地打破沉默问道,“爱卿为何会走楚府小门?”
柳昱堂答,“这是奉了锦衣卫指挥使陆大人之命,近日匪盗猖獗,锦衣卫加派人手布防怕小人对殿下不利,特命我等官员来楚府须走这小门,不走大门。”
“原是如此。”
柳昱堂疑惑地问道,“难道陛下不知道?”
“这……朕当然知道。”
话已至此,柳昱堂何等聪明,瞬间明白了宋良卿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