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三十六章女人就像青铜投壶,要紧的……
玉华堂中,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萧珵恨不得那歌舞声能够冲破云翳,直上九霄。
各人的食案都隔了丈远,生怕彼此能够聊上天。
崔国相看淮阳王为了招待朝廷使臣,亲力亲为,安排宴飨与歌舞。
歌女为了音高,提气而憋红了脸。淮阳王奋力指点,犹觉不够,也涨红了脸。
他一下子就明白了阿谀之意。
淮阳国,淮阳王府,淮阳国相,三者密不可分,休戚与共,这样算来,他是半个东道主人。
于是他受邀之後,便早早立在厅堂之中,凭着自己多年以来官场沉浮——哦不,是只有浮而从未沉过的巧舌与心窍,不等淮阳王发话,就将来客们都引到了一处。
每一句话都发自肺腑,声如洪钟。
他朝凌风端起了酒杯:“鄙人在淮阳国内一早就听说过光禄卿的功绩,今日一见,没想到堂堂的光禄卿,竟然这般年轻!年少有为,不日定将封狼居胥啊!”
凌风连声推却,看向了世子萧锦,笑道:“岁除之日,我在翠微山见到世子年纪轻轻,便深受百姓拥戴,世子才是少年英杰。”
萧锦因在淮阳王就在跟前,不敢笑得太过肆意。
好在琴声盖过了笑声,他转头笑完了,揉了揉脸,才为林榆和贺季介绍起了光禄卿。
一年半之前的凌风,只是一个羽林骑郎将。
当时的光禄卿瞿清川刚被陛下拟了旨,贬去边地朔方郡。
在瞿清川昔日亲自任命提拔的一批羽林骑郎将中,凌风是最为得力的干将。
瞿清川虽不拘小节,也无所谓大义,但辨好坏。
——只消闭起眼睛,想一想瞿阳,就知道了。
凡让瞿阳激愤不已,提起棍棒的,必是坏的。
凡让瞿阳绷紧了脸,一言不发的,必是不好的。
记事以来,瞿阳从来没在他面前笑过一次,温和过一回,他做的所有一切,都没有好的。
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瞿清川有意提拔凌风,颇费了一番心思。
他先在陛下跟前,以自己会说服瞿阳,即刻前往朔方为条件,力保凌风。
又在瞿晏跟前,端茶送水,按腰捶背。
一个承欢膝下,一个舐犊情深。
含情脉脉之际,他求瞿晏,在瞿阳枕边吹一吹耳旁风,举荐自己在秦楼楚馆颇有美名的狐朋狗友之一,一位关内侯之子,继任为光禄卿。
瞿阳气不打一处来,拿起鞭子,还没扒下瞿清川的裤子,就看见瞿晏已经拦在了儿子跟前,声泪俱下,伏倒于地了。
他仰天长叹,丢下了鞭子,随即走到了宣室,同意了瞿清川前往朔方北地苦寒之处,远声色,远溺爱,远便佞,历练心志。
随即又推举了凌风升任光禄卿——凌风行无差错,为人忠直,是羽林骑中一时可见的佼佼。
到了朔方郡,瞿清川身为一郡都尉,并且肩负边防重任,无召不得返京。
瞿晏乍然落狱,瞿清川上表无数。
然而,瞿阳怕他回了长安,惹是生非,勒令他看好自己,不用操心长安诸事。
好在旧部凌风,义气使然,感念当年提拔之恩,替他奔走于长安官狱,看望他的阿母。
瞿晏关押在司隶校尉狱中,不见天日,形似疯癫,听说瞿清如已被禁足,且关到上林苑的冷宫昭台宫时,已经一个人揽下罪责,只求陛下“不要罪及皇後,罪及大司马,罪及其子”。
消息传来,瞿清川心焦气燥,夜不安寝,恨不能单枪匹马,杀回长安,救出阿母。
凌风劝他稍安勿躁,且不论养尊处优,身挂武职,却不事戎事的大司马之子,单枪匹马,还没到长安呢,就会废了半条命去,更重要的是:“瞿大司马必然会想方设法营救夫人。要知道,大司马手握大权,扶持幼帝,十五载有馀,世人皆称,乃是伊尹再世。”
“伊尹在世”四个字,略略定了定瞿清川的心神。
皇帝能定他人的生死。
但伊尹能决定谁来当这个皇帝。
萧珣,不过是一只雏鸟。哪怕雏鸟长大了,翅膀硬了,会扑棱,会啄人,可它终究没有见识过真正的风雨。
瞿阳只需要一跺脚,就会给这只雏鸟带来前所未有的雷霆风暴。
他用自己的羽翼庇护了小皇帝,庇护了这个朝堂十五载。
如今自己真正的家人淋在了狂风暴雨里,他也该护一护了吧。
尤其,那个人是他的发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