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喃喃果笔趣阁 > 5060(第2页)

5060(第2页)

仁宗的吟唱被打断,挥了挥手:“都起来吧。”

他面上含笑问道:“朕方才问过赵小郎,他说这片地都是监中子弟亲自耕种,此事是真还是假?”

“回陛下,赵小郎所言句句属实。”

旋即,杨安国就开始介绍起的种地的根由和始末。从响应官家“膳补银”的号召,成立膳委会成立讲起,到裁撤腌菜、再到监中学子纷纷种菜贴补膳房。当然,他和扶苏一样,国子监内险些暴动没讲,画饼的事也没讲。

听得国子监的子弟们都暗暗挺起胸脯。

没错没错!祭酒说的就是我们!我们就是这么爱读书又明理、亲自耕作宛如宋之颜回!

全然忘记自己当初听到走漏的风声时,是如何不满埋怨的。

仁宗听得更加满意不已。

当然,除了满意国子监外,更多对他的儿子。膳补银是谁争取的?膳委会谁成立的?种菜补贴的倡议谁提的?地上的菜苗苗(虽然只有一小块)是谁种的?

还不是肃儿,他赵祯的儿子!

他脸上的笑意更加真切:“你们是国朝未来之梁,都能如此懂事,满朝文武亦没有落后之理。这样吧,朕明日就下旨,命令有司效仿你们,专辟一处‘育秀园’,亲历农事,更能体恤民生。”

“呃……”

有司?整个大宋衙门都要种田了?

祭酒想说,这就不用了吧?

可以预见的是,只要这道圣旨一下,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国子监都要背后挨人骂了:你们想上进可以,别带上我们啊!

但杨安国转念一想,被背后骂一骂又如何,名声、好处还不是国子监他们收尽了?而且,连官家每逢春日都要亲自耕种,皇后也要养蚕缫丝。你就那么金贵,一块地也种不得啊?

他立刻转悲为喜,领着博士、学子们开开心心向皇帝行礼。

官家、学子、祭酒都其乐融融。只有一个人受伤的世界形成了。从那声“官家开始”,他就陷入了呆滞,曾经机灵的双眼殊无身材,仿佛信息过载被卡死机了。

扶苏抿着嘴,好容易没有笑出声。见四周的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朝着苏轼比了个手势:“嘘——”

“要帮我保密哦。”

他还没玩够(划掉)没做完事呢!

苏轼被这句话唤回了神智,看向扶苏的目光既有惊愕也有恍然,更多是被瞒着消息的义愤。他咬了咬牙,压低了声音:“你,你就不怕我说出去!?”

扶苏不怕。

扶苏当然不怕。

“你要是说出去了……那个好吃的东西,你就再也没办法吃到了。”

苏轼握紧了拳头,满脸不可置信:赵小郎,我从前看错了你!你好歹毒的心肠!

这不正中了他的死穴么?

被小伙伴那样的目光瞪视,扶苏自己也有点心虚。刚才的几句台词是不是有点太像反派了。

他眨了眨无辜的大眼睛,又正色严肃道:“不过,你要是帮我保密的话,今天就可以知道。”

苏轼的眼神倏然一亮。

看在那不知名美味的份上,他……帮人保守秘密,也不是不行!

直到坐到膳堂的桌前,看着人手一份的膳堂新菜“碎玉浮香”被端到自己面前的时候,苏轼才意识到,自己又被骗的。

明明他不管做什么,今天也可以吃到!——

作者有话说:局部掉马了[墨镜]

第52章第52章特邀嘉宾嬴政限时返场!……

碎玉浮香,也就是扶苏“发明”的蛋炒饭,从大铁锅中被盛到了官家和每个学生的碗里。因官家是突然驾临了国子监的,膳房得到消息后就匆匆忙忙地开始备餐。

现成蒸的米饭十分湿润,不够粒粒分明,他们就用蒲扇子掀起大风,使整锅米饭快速风干。又为了快速出餐,用了大火翻炒,使得整锅炒饭锅气弥漫,可谓超水平发挥。

反正扶苏刚吃一口,就悄悄对白总厨举起了大拇指。

白总厨的心立刻放下了大半。

更别说苏轼,发现自己被蒙骗了两次之后,干脆把炒饭当作赵小郎。用力挖了一勺,恶狠狠塞进嘴里咀嚼。

没过两秒,就下意识眯起了眼睛。

怎么会比他第一次吃到的时候还要好吃?

作为一个小小的老饕,苏轼对品鉴美食颇有心得:美食往往第一口最令人印象深刻。往后都不及味蕾初绽时,脑海中浮现的惊艳。

但碎玉浮香可不一样。他今天吃的比记忆里好吃,嘴里嚼了几口,比初送入嘴中更上一层楼。

白菜清甜、鸡蛋醇馥、肉丁软韧,又有粒粒分明的米饭作为底,配上味道充足的酱料。简直是越嚼越丰富、越有味道。他“咕咚”一口囫囵咽下去后,又往嘴里扒了几口。

一口气,就让碗见了底。

苏轼抚摸着鼓起的小肚子,看着光亮见底的碗,脸上的表情分外严肃:苏轼啊苏轼,你要有点骨气啊!别忘了,赵小郎可是整整戏耍了你两回!

你可不能因为区区一碗饭,就给他好脸色!

“怎么样?好吃吗?”

苏轼下意识回答道:“好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