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也和人教本身的传承本就衰微有关。
老子只有一座“玄都”,原本也不需要太多资源。
最让他心生不平的是,量劫过后,他曾为自己的“玄都”请求获得四御之一的“中天北极紫薇大帝”之位。
但元始天尊并未答应,反而将此位赐给了周武王的哥哥“伯邑考”。
此举不仅让周朝气运更盛,也让阐教受益更多。
后来,元始天尊虽曾向老子道歉,但老子已对他彻底失望。
于是,老子离开长期居住的昆仑山,搬到阳山另立道场。
而元始天尊自认为截教衰败、阐教兴盛,已无对手,便不再试图修复两人关系。
因此,这次老子的计划自然不会告诉元始天尊。
见对方点头,许林又问:“大师伯原本是打算找佛门帮忙吗?”
这一次,连太上老君——这位太清圣人的善尸化身,看向许林的眼神也露出惊讶。
原因很简单:老子确实曾考虑借助佛门的力量。
他明白,自己最初的计划或许可以悄然进行,但一旦在人间正式传下道统,必然牵动人间气运。
届时,元始天尊即便再迟钝也会察觉,纵使老子也难以隐藏。
此时,唯有借助其他圣人的力量,才能瞒过元始天尊。
而此前,通天教主闭门不出;女娲娘娘自巫妖大战后,也极少过问三界之事。
因此,他唯一的选择,只剩下佛门。
但他内心仍有顾虑:若真与佛门联手,付出的代价恐怕不小。
对西方那两位脱离道门、另立佛门的圣人,身为道门圣人的老子,心中其实颇为忌惮。
令他震惊甚至害怕的是,他尚未有任何行动,许林却已直接点破他打算与佛门合作的想法。
这在他看来,实在难以理解。
“通天师弟……竟然已经精进到这种地步,连这样的谋划都能看透?”
他内心震惊,无法言表,只觉得这位通天师弟越来越难以捉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事实上,这一切与通天教主毫无关系。
许林之所以能猜到老子与佛门的关联,只是因为他拥有穿越者的先知能力。
他清楚,若没有他的介入,李聃原本会留下“西出函谷,化道为佛”的传说。
再过几百年,那位注定佛门之人于兜率宫大闹一场,他自然能推演出老子原本的意图。
此刻见老子似乎误解了通天教主的“手段”,许林也不打算解释。
老师为承担些名声,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于是,他直接说出最终目的:
“此次大师伯的谋划,我截教愿意出手相助。”
“昔日封神的因果,我截教也可以一并解决!”
意思很明确:太清圣人的算计,截教不仅不会破坏、不会泄露,甚至愿意主动协助。
封神时的旧怨,也可以一笔勾销。
但相应地……
“大师伯,也需给我们一些……小小的回报。”
离恨天外,玉皇大帝乘坐龙车前行,威仪庄严。
但他不时用神识扫向离恨天,却流露出内心的不安。
此刻,他思绪纷乱。
从之前的种种迹象来看,他几乎可以确定,那个自称泉山主的许林,必定是截教中人。
甚至极有可能,就是之前引碧游宫圣人异动的源头。
可偏偏,这位截教不久前竟进入了兜率宫。
玉皇大帝深知其中意味。
“数百年前太清圣人将道场迁离昆仑,三界皆传言他与元始天尊早有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