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丘没有回答。
即便他只有八岁,他也明白这并不现实。
看到这一幕,许林心中暗暗认可。
他又接着问道:
“我再问你——如果有一位仙种神裔的后代,因故流落民间。”
“那么这名后代,还是仙种神裔吗?”
孔丘毫不犹豫地回答:
“当然是!”
仙种神裔的血脉决定了身份。
即使流落民间,血脉也不会改变。
自然仍是仙种神裔。
“如果这位仙家后裔并不知道自己身世,在凡间与一个农家女子成亲生子。”
“那么等到他真实身份被人现时……又该如何应对?”
这句话一出,孔丘不由地瞳孔一震。
他微微皱起眉头。
仙家血脉,却不知自己来历……竟然与农女成婚生子?
接下来该怎么办?
深通礼法的孔丘,立刻想到了答案。
弃母留子。
“农女出身平民,与仙家后裔身份相差太远……应该处死!”
“但若论血缘,那孩子终究是仙家之后……这……”
孔丘猛然意识到——
这显然不合理,至少他内心无法接受!
“所谓的周礼,不过是一套‘宣扬礼教、维护天理、泯灭人性’的歪理罢了。”
最终,许林如此断言。
周礼源于阐教教义。
元始天尊“阐释天地至理,规范万物秩序”的圣人之道,并无错处。
每一位圣人的道途都是圆满的——这正是他们成为圣人的基础。
而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之间的道统之争,
关键并不在于“谁对谁错”,而在于“谁更接近真理”。
正因为言语难以分出高下,
两大教派便以人间为棋局,展开较量。
胜者,便是更接近真理的一方。
然而,圣人之道虽无错,
周礼却未必完美。
圣人可以践行自己的理念,凡人却未必能做到。
所谓周礼,虽源自阐教教义,
落到凡间后,却变成无数条条框框,束缚人心,扭曲人性。
它确实能维持邦周的稳定。
事实上,若没有许林的出现——邦周的国运,会延续八百年之久。
堪称历代王朝中,国运最长的一朝。
阐教也因此得以延续更长久的人间气运。
然而相对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