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邦周积累的矛盾达到顶点,礼崩乐坏之时,
一切将比封神劫更加难以挽回。
毕竟封神劫只是纣王一人压迫百姓;
而邦周,却是所有诸侯国中那些自诩仙种神裔的人,都借周礼之名欺压众生。
当然,这些还不是许林此刻要担心的。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眼前的孔丘。
他那三位,以及原本在打盹的渊灵,也一同望向孔丘。
他们都明白,这个凡人就是老师布局等待的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许久之后,孔丘心中仍在挣扎。
以他的性格,不会为了面子而隐藏疑惑。
听完许林的话后,
他依旧认同周礼所描绘的“人人守礼、事事有序”的理想世界,
但隐隐察觉到——正如其祖父伯夏所说,周礼确实有不足之处。
于是,
“请先生指教,何为正道?”
他向许林行礼问道。
“正道,我又如何能教你?”
许林笑着回应。
话音刚落,他轻轻一挥手。
瞬间,孔丘面前出现了一扇虚幻的门。
门后是一座宏伟的楼阁,
藏书无数,浩如烟海。
接着,他听到许林轻声说:“如果你愿意,以后每天都可以来这里听讲。”
“听讲之后,再去阁中挑选几本书阅读。”
说着,他递过一把刻刀。
“每读完一本书,就用这把刀写下心得。”
孔丘又问:“读完所有书卷,我就能找到答案吗?”
许林只是淡淡一笑:“这个我不能告诉你——你要自己去寻找。”
说完,他似乎想起什么,又笑了笑。
“对了,我俗家姓许。”
他指着自己,又指向旁边的三人。
“这三位是我的,分别叫太曦、玄螭、琉璃——你既然来我这里求学,应当称他们为师兄师姐。”
“是,许师!”
孔丘恭敬地点头。
若是一般人,恐怕不会听从许林的话。
一个聚集了许多山野精怪、处处不寻常的地方,每天前去听课读书,岂不是拿性命冒险?
但孔丘显然不是普通人。
他回到住处后,并未将山中的经历告诉任何人。
他知道,一旦说出来,就再也没机会进入那座荒山。
于是,他回去后只默默读书。
从第二天起,每天黄昏,他便出城前往荒山。
对外只说是“外出求学”。
伯夏对此并未在意——这年头,像孔子这样的少年在城外寻师访道,本就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