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阁是圣贤求道之地,你即便是泉山主,岂敢如此行事!”
一人忍不住厉声质问。
他并非鲁国人,而是来自别国的贤士。
对礼法,他仍心怀敬畏。
然而孔丘听完,却点头道:
“你所说确实有理。”
“求道阁既然叫求道,本就是圣贤修行的地方。”
他轻声自语,似有所悟。
“如今,这地方不该再叫这个名字了。”
话音刚落。
泉山中的许林,轻轻抖了抖衣袖。
在场众人只见求道阁的匾额上,“求道阁”三个字缓缓变化。
整座求道阁也跟着开始转变。
不过片刻,这座矗立鲁国多年的求道阁,便化作一座庄严古朴的宫殿。
而匾额之上,赫然出现四个崭新大字:
【稷下学宫】!
o、八位金仙联手来袭,阵前狂言震动三界!
鲁国生的事情,迅传遍整个邦周列国。
伯夏的孙子“孔丘”拜泉山主为师,游历列国归来后重开求道阁。
求道阁被山主以神力化作学宫,名为“稷下学宫”。
并宣布一个月后,不论身份高低,皆可前来听讲。
此事震惊各国。
要知道,即使是富有的商人,能接触到的典籍也极为有限。
这个时代,珍贵的经典大多掌握在士大夫与仙神后裔手中。
至于普通百姓和农夫,别说读书,就连想找书都被视为“无礼”——昔日圣贤之言、周公之礼,岂是平民可以触碰的?
但如今,孔丘打破了这一规矩。
无论出身高低,人人皆可来此学习。
这无疑是礼法的一次重大突破。
然而,天下百姓却个个欣喜若狂。
即便是务农为生的父母,
也无不希望子女将来能出人头地。
他们虽不曾读过书,
却一定期盼孩子能读书明理。
因此,
几乎可以清楚看到,
各国都有无数人向鲁国涌去。
当然,如果只是这样,
也不至于引起太澜。
毕竟各国距离鲁国远近不一,
真正能亲自前往听讲的人又有几个?
更何况平民农夫信息闭塞,
就算知道稷下学宫的事,有心前往,
也未必有财力和能力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