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令人惊讶的是……
孔丘建立稷下学宫不过几天后,
各国竟然也纷纷建起了各自的“稷下学宫”。
这些分布在各地的学宫并非孔丘亲手所建,
而是当初跟随他的七十二位所创建。
“我们传承孔师之道,践行孔师之法,
教化百姓,兴办学堂!”
“目前宫中藏书是我们自己搜集的——
不久之后将派人前往鲁国稷下学宫抄录典籍!”
这是卫国学宫创立者端木赐的宣言。
一时间,民间热情愈高涨。
无数百姓、商人乃至农人,
都想把孩子送入学宫求学。
而鲁国的“稷下学宫”,
以及一个月后孔丘讲学的盛会,
更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让许多贤者不惜倾尽家财来到鲁国。
就在世间百态悄然变化之际……
山雨欲来的气息已浓得无法忽视。
转眼,一个月时光匆匆而过。
而就在这一天……
陬邑城中,人群熙攘。
城内人头攒动,众人目光皆望向远方的稷下学宫。
人们静静等待着孔丘即将开讲的第一课。
与此同时——
城东三万里之外。
祥云环绕,霞光万丈。
阐教众仙踏云而行,正朝陬邑方向飞赶来。
这一幕令三界之人感到熟悉。
数十年前老聃证道之时,阐教金仙也曾如此奔赴陬邑。
唯一不同的是——
上次前去的只有太乙真人、玉鼎真人、黄龙真人三人。
即便算上暗处的广成子,也不过四人。
而这一次……
“竟然全部到齐了。”
三界之中有人轻声感叹。
确实!
此刻祥云之上,身影多达八道。
广成子、赤精子、太乙真人、玉鼎真人、黄龙真人、灵宝师、清虚道德真君、道行天尊。
八位阐教金仙一个不缺。
这般阵容令三界众生感慨不已。
封神之战后,阐教金仙倾巢而出——这是第一次!
“不知这次,那人还会不会挡在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