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落魄少年偶得神医传承 > 第24章 引经据典(第2页)

第24章 引经据典(第2页)

读《唐诗三百》,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让他心生激荡,困境中亦不失希望;

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悯,则与他医者仁心深深共鸣。

读《古文观止》,韩愈《师说》中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让他更加尊师重道,感念华老的恩情;

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在他心中埋下了更宏大的志向。

读《中国通史》,王朝兴衰,人物浮沉,让他眼界开阔,不再局限于眼前的小小困境,明白了世事沧桑,个人得失在历史长河中不过一瞬。

他读得很慢,很吃力,常常需要反复揣摩。

有时遇到特别喜欢的诗句或段落,他会工工整整地抄录在一个简陋的笔记本上,旁边附上自己的理解或感悟。

小雅也受到影响,做完功课,会好奇地凑过来,让哥哥教她读诗。

兄妹俩在灯下一起诵读“床前明月光”,画面温馨而感人。

这些知识,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林凡。

他的言谈举止间,渐渐多了一份沉稳和内敛,眼神中也增添了之前没有的深邃和洞察力。

虽然衣着依旧朴素,但那股由内而外散出的书卷气,却让他整个人都显得与众不同起来。

这天,钱莎莎又来了,这次是确实觉得有些食欲不振,精神萎靡。

林凡为她诊脉后,依旧是那套“富贵病”的说辞,建议她规律作息,清淡饮食,适当运动。

钱莎莎撇撇嘴:“又是老生常谈,一点新意都没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凡却不急不躁,一边准备艾灸,一边缓声道:“《黄帝内经》有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并非是空洞的大道理,而是古人养生智慧的结晶。小姐您‘以酒为浆,以妄为常’,自然与健康渐行渐远。须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身体的经络气血,也需要时常活动,方能畅通无阻。”

他引经据典,娓娓道来,将古老的医学道理用平实的语言阐述出来,竟让钱莎莎听得入了神,忘了反驳。

做完艾灸,钱莎莎感觉浑身暖洋洋的,十分舒畅。

她看着林凡在灯光下安静整理书卷的侧影,忽然觉得,这个待在小破医馆里的年轻人,身上似乎有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吸引力,像是一本耐人寻味的古籍,越翻越有味道。

她第一次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好奇地问:“林凡,你……你还看这些书?”她指了指桌上那几本破旧的文史书。

林凡抬起头,笑了笑:“闲来无事,随便翻翻。‘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觉得,医病先医心,读点书,或许能更好地理解病人,也更明白自己该如何行医做人。”

钱莎莎看着他那认真的样子,心里某个地方轻轻动了一下。

她忽然觉得,自己之前想用钱来“帮助”他,或许真的是一种浅薄。

这个人,需要的可能不是金钱的堆砌,而是时间的沉淀和自身的成长。

她没再提资助的事,只是离开时,悄悄在桌上放了一盒进口的、包装精美的点心,说是给小雅吃的。

林凡看着那盒与医馆格格不入的精美点心,又看了看窗外钱莎莎跑车消失的方向,无奈地笑了笑,将点心收了起来,准备留给妹妹改善伙食。

他知道,钱莎莎并无恶意,只是他们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而他,会选择一条让他内心更踏实的路,一步步走下去。

医馆的招牌虽小,他的世界,却可以通过书本,变得无限广阔。

喜欢落魄少年得医仙传承:一针定乾坤请大家收藏:dududu落魄少年得医仙传承:一针定乾坤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