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全部坑杀,一个不留
此地不宜久留,他们很快离开了。
谁知还没等沈朝青对太後动手,学子们的联名上书便被呈到了大殿上。
“陛下!国子监及京中数十学子,昨夜联名血书,跪于宫门之外,恳请陛下……下罪己诏,反省施政,以安民心,以息天怒!”
郑观澜将那触目惊心的血书高高举过头顶。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抽气声和窃窃私语。
林贤适时出列,一脸“悲天悯人”,语气却暗藏机锋:“陛下,学子们年轻气盛,虽有不当,然其心亦可悯。天象示警,民心惶惶,若能下一罪己诏,昭示天下,或可安抚……”
“林大人慎言!”靖安侯李妙昃立刻出声打断,一副忠君体国的模样,“陛下乃真龙天子,岂可轻易下罪己诏?多丢人啊!”
他先是斥责了林贤,随即话锋一转,面露“忧色”,对着御座躬身道,“然则……陛下,如今流言汹汹,若置之不理,恐伤陛下圣明,寒天下士子之心。臣愚见,或可斟酌一二,以示陛下虚怀若谷?”
他一唱一和,看似反对,实则将“陛下需妥协”的意思表达得清清楚楚。
段逐风站在武将行列,脸色铁青,双手紧握成拳,却因涉及文人言论和“天意”,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理由反驳。
满朝文武哗然,争执之声愈烈。
“陛下!罪己诏岂是儿戏!此例一开,国威何存?”
“郑阁老言之有理!陛下乃天子,岂可向庶民低头!”
“不然!如今天象异常,流言四起,若不安抚,恐生大乱啊!”
“学子们也是一片赤诚,为国担忧……”
双方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文臣引经据典,武将虽插不上话,却也个个面色焦急。金銮殿如同喧闹的市集,嗡嗡作响。
李妙昃与林贤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心中暗喜。他们要的就是这混乱场面,逼得年轻皇帝下不来台。
“聒噪。”
一瞬间,整个大殿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御座之上。
沈朝青看着那份刺目的血书,脸上却没什麽表情,甚至微微歪了歪头,仿佛在看一件与己无关的趣事。
原着里也有这麽一出。那时的他尚且顾忌名声,犹豫不决,最终只是驱散了事,反而被解读为心虚,助长了对方的气焰。
现在?他早已无所谓了。名声?他沈朝青何曾有过好名声?更何况,他手里还捏着太後那麽大一个把柄。
那些学生不过是把刀,李氏一族用来夺权的刀,但错就错在,他们站在了李氏那一头,想要一统朝局,必要以铁血手段清算,不能心软。
沈朝青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大殿,“联名上书?血谏?”他轻轻笑了一声,那笑声里没有半分温度,“好啊。既然想名留青史,那就成全他们。”
“传朕旨意,宫门外所有跪谏学子,以妖言惑衆,聚衆胁迫君上论处,全部坑杀,一个不留。”
“!!!”
整个金銮殿瞬间死寂!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