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大明之铁血亲王 > 第31章 毕懋康宋应星(第1页)

第31章 毕懋康宋应星(第1页)

……

江西

“今年八成要闹旱灾了。”

“先生,为何这样说?”

“各地已经下了将近一个月的暴雪,洞庭湖都被冻住。江南尚且如此,北方恐怕更加严重。”

“先生,不是说瑞雪兆丰年吗?多下点雪不是预示着今年风调雨顺吗?”

“孩子,这雪早已不是瑞雪,是能吞人的大雪。今年,百姓怕是又要受苦了。”

田野边缘,一老一少并肩而立,望着眼前的雪地,雪堆得比孩童还高。

“走吧,回去。”

书院门前,三名缇骑正哈着气,双手交搓取暖。这江西的天,冷得不像话。他们受命从京城赶来,只为寻一个人……宋应星。锦衣卫掌握的情报称,宋应星在万历四十七年会试落第后,来到了九江府深造。没想到,还真找着了。

“你就是宋应星?”

“正是,不知几位来意为何?”

“宋先生,陛下有旨,召你进京。另嘱咐你将随身物品与书籍收拾妥当,即刻随我们启程。”

宋应星怔了怔,心中百感交集。陛下竟知晓自己这等举人,还特派锦衣卫前来召见。

他身侧的少年开口问:

“先生这是要去京城做官了吗?还会回来吗?”

宋应星轻笑:“自然会回来。我走后你要用心读书,不得懈怠。否则,戒尺可不会轻饶。”

少年用力点头:“先生放心,我定会去京城应试,还请您到时候主持考校。”

“好,一言为定。”

……

兵部呈上的奏文送至乾清宫,朱由校翻看后眉头紧锁,赏赐的幅度太小,难慰人心。

他将内阁与六部要员唤至乾清宫,亲自参与议定。最终由他一锤定音。

熊廷弼加太子太保衔,其妻封二品诰命夫人,恩荫一子承袭锦衣卫千户之职,赐银万两,绸缎百匹。

贺世贤晋太子少保,调任左军都督府佥事,荫一子授锦衣卫小旗,赏银五千两。

刘刚擢升参将,赐银三千两;李景升升游击将军,赐银二千两。

建奴级共计二千余颗,每颗赏银三十两;参战将士每人二十两;阵亡者抚恤银五十两;重伤致残者赐银一百两。并命熊廷弼妥善安排,将这些将士迁入关内。

朱由校打算将他们编入羽林军,充任教习之职。在他眼中,这些士兵弥足珍贵,皆是经过实战洗礼的精锐。

“陛下,国库如今仅余不到三百万两银子,九边军粮尚未放,互市开销也需几十万两,恐怕难以支应。”

朱由校岂会不知国库空虚,但他的内帑尚有余银。这几个月来,朝中文臣陆续“孝敬”他的银两,合计已有三千万两。

“银子从朕的内帑出。”

“赏银由羽林军押送,锦衣卫随行,届时由锦衣卫负责放。”

“遵旨。”

待众人退下,朱由校又低声交代王朝辅:

“盯紧许显纯与杨寰,无论是京师还是辽东,凡有人胆敢动朕的赏银,砍手,不留情。”

------------

皇宫

朱由校望着眼前刚到京城的毕懋康,风尘仆仆的模样难掩其精神气度。这位,便是那个研制出自生火铳的能人。

这可是火器领域难得的奇才,大明军备能否更上一层楼,还得靠他。

“毕爱卿,赶路辛苦了,请坐。”

“臣谢陛下。”

“此次召你回来,是为了火器之事。朕听说你对火器颇有研究,不知可有什么新的想法,不妨讲来。”

这话正说在毕懋康心坎上。他一辈子都在钻研火器,说到对火器的理解,恐怕当今大明无人能出其右。

“陛下,臣以为火器应列重中之重。永乐年间神机营凭火器威震四方,可如今已过两百余年,我大明火器非但没有进步,反倒有些退步。”

“火绳枪、鸟铳、三眼铳这些,多年未变。恕臣直言,此乃历代皇室不够重视所致,加之制造时偷工减料,威力远不如前。”

朱由校心中自然清楚。现在明军手中的火器,大炮尚可勉强使用,火枪几乎成了摆设。有些还不如烧火棍,甚至使用时会炸膛伤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