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大明之铁血亲王 > 第31章 毕懋康宋应星(第2页)

第31章 毕懋康宋应星(第2页)

“朕也明白此中弊端,召你回来正是为此事。”

“陛下英明,不知陛下打算如何改进?”

“朕想请你打造一种全新的火枪,不同于眼下需要引线点火的旧式火枪。这种新枪,使用燧石击,不受风雨影响,刮风下雨也可正常使用,操作更为简便。”

这不正是毕懋康正在研究的自生火铳吗?陛下竟也懂得如此深奥的火器之理?

“陛下所言,恰与臣所研新枪不谋而合。只是目前尚无突破。”

没想到毕懋康已经着手研究燧枪。历史上,他是在崇祯八年才在《军器图说》中详细记录了这种火铳。可惜那时大明已风雨飘摇,崇祯帝并未重视,导致大明错失良机。清军入关后,中华再难追赶西方脚步。

如今,有了皇帝的支持,大明的燧枪能否提前问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必着急。朕准备升你为工部左侍郎,专责此事。如有困难,可随时奏报。朕定倾尽全力,助你完成新式火器!”

“臣谢陛下厚恩。”

“朕还要带你去个地方,你一定会喜欢。”

……

兵工厂内,徐光启正埋头于青铜炮的研究。他甚至搬进了兵工厂居住。可有些技术难题始终未能攻克。虽然陛下没有催促,但他自己却焦急万分,近来几乎废寝忘食。

“辅臣,歇会儿吧。您年岁大了,万一累坏了,朝廷可就损失大了。”

徐光启五十九岁了,心里自然明白。但正因为年岁大了,他才更想为陛下多做点事。他徐光启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只是担心自己无法报答皇恩。

“我知道了,李公公不必这么盯着我,我心里有数。”

李永贞嘴角微微一抽。不盯着你行吗?皇上有多倚重你,咱家最清楚。你要真出点差错,咱家也得跟着遭殃。

“辅臣、公公,皇上来了!”

徐光启与李永贞连忙起身迎驾,可朱由校已经进了厂房。

“徐师傅免礼。你看起来更瘦了。”

虽说徐光启年近花甲,前些日子精神还好,这几天一忙,整个人都显老了。人啊,真经不起劳累。

“谢陛下关心,臣无大碍。既负重任,自当尽心竭力。”

朱由校听后很是动容。大明从来不缺忠臣,也不缺能臣。

“徐师傅不必如此,朕心里实在不安。”

“朕特地为你请来一位同道中人。”

朱由校退后一步,引出身后的毕懋康:

“这位是朕的重臣,最精于火器之术。徐师傅可与毕爱卿多多交流,彼此有个照应。”

“下官毕懋康见过辅臣。”

徐光启也拱手还礼。朱由校看着这一幕,心中欣慰。两位本该错过的科学家,因他而改变了命运。他们之间,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听闻辅臣遇到难题,不如将思路与图纸给下官瞧瞧,或许下官能有办法。”

两人开始讨论火炮制造,朱由校则在张之极陪同下,巡视各个厂房。兵工厂又扩建了,魏忠贤从北直隶调来一千多户匠人,厂子的规模,已不输一个小镇。

兵工厂终于步入正轨。这是他办成的一件大事。今后,大明的军械制造,将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输出,跟上世界的节奏。

等朱由校回宫时,南京的消息也到了。

“陛下,这是南京查抄的批财物,共银一千二百万两,金七十八万两。指挥使命臣先行回京呈报。”

江南士绅果然富庶,远胜北方。

“那边情形如何?”

“回陛下,表面上风平浪静,实则已乱作一团。士绅文官对朝廷颇有怨言。若不是李将军率军坐镇南京,恐怕早就出事了。”

朱由校在京城无论对文官下手多重,江南士绅都能忍。可一旦皇权触及他们的利益,那就是动了根基,绝对不能容忍。

朝堂之上,虽说有不少人与他们私下勾连,但那只是表面。少个代言人,他们还能接受。江南,是他们最后的防线。

朱由校看完田尔耕送来的密报,眉头紧锁。有人已经开始鼓动拒缴赋税了。他意识到,自己之前还是太温和了些。

如今大明七成的财政收入来自江南。若让他们联手对抗,等于掐住朝廷的脖子。必须让他们明白,这个天下,依旧由朱家掌控。

“王伴伴,传旨。魏国公徐弘基晋太子少保,李之才任前军都督府右都督,张世泽掌南京五城兵马司。再命李之才往凤阳招募一万人马。”

“告诉田尔耕,朕授他全权处置之权。谁若作乱,直接抄家灭族,毫不留情!”

喜欢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请大家收藏:dududu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