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三国金手指是看广告宋公子晏 > 第35章 35 天潢贵胄宁有种乎(第2页)

第35章 35 天潢贵胄宁有种乎(第2页)

除了部曲外,谢乔的随行人员,还有梁汾丶极支辽丶何颙和谢适等四人。

梁汾自然是必带上的,他拥有技能[骑将],当他率领骑兵部队时,能使骑兵部队全属性都提升1点,而此次又全是骑兵部队,可谓是完美契合。

带极支辽是因为答应了毋格。谢乔发现果如毋格所说,极支辽好用,武力也不俗,即使是跟梁汾角力也只是稍稍逊色一些。就是他这胆子实在不敢恭维,难怪当时经不住梁汾的威吓。

至于何颙,还没有正式招募到他,但谢乔和他有了不浅的交情。他熟悉中原一带,且与朝中不少士人贤才交好,谢乔若想结交,他能从旁引荐。再一个,让他看看朝廷的昏庸无道,看看“汉祚将倾”的迹象,他也能彻底死心,便于招募。

考虑到可能需要通过[空间传送符]转移流民和黄巾,所以谢乔带上了机灵的谢适,他不去战场,只是留在端点附近接应丶随机应变。

最後是部曲的粮草军需问题。

古时行军打仗,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过有系统提供的便利,谢乔做起来要容易得多。

首先她能通过【商店】直接用五铢钱购买到诸如大米丶小米丶面粉等在内的主食;其次,带上了她的全部[高级神奇土壤],共计二十二块,以及生长速度最快的作物种子,比如小白菜,放置土地後种上去,四天时间她的部曲就能吃到新鲜蔬菜了;最後,是她的【背包】格子能直接贮存十几吨的补给。在出发之前,谢乔特意让食肆的庖厨刘蕙他们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烙了一种蓬软且肉巨多的馅饼,储存在【背包】里。一张馅饼的质量大约是80克,一个格子便能放下一万两千五百张馅饼。

谢乔一口气拿了八个格子来储存馅饼,约十万张饼。格子里没有时间的流逝,馅饼不会变硬,甚至还能保温。把热乎的馅饼从格子里取出来就能直接给军士们直接吃,无需生火做饭,非常便捷。

当然,馅饼虽然多达十馀万张,也不能顿顿吃,毕竟三百来号人呢,隔三差五吃一顿打打牙祭还是不错的,馅饼里的肉又香分量又足。

其实,随军作战肯定是能吃到朝廷发放的军粮的,谢乔也打算这样去做。不过她还是得留後手,粮草太重要了,不能全然寄托他人,除了自己谁也靠不住。反董联盟兴起之际,孙坚在前线奋勇杀敌,就是因为袁术怕他抢夺头功,故意克扣粮草,险些兵败垂成。

以史为鉴,谢乔深知自力更生,方才能丰衣足食。

所以抵达荥阳城的第一时间,谢乔就是先在山体边寻一片僻静之处,放置下二十二块[高级神奇土壤],并种上小菜。

不确定皇甫嵩部哪天会从虎牢关经过,是以种上生长速度最快的作物,随时能够收割走。

垦地种菜,极支辽十分乐意去做这件事,甚至跃跃欲试。去年在长城外的营地附近,他就自己动手种出了一茬麦子,第一次体会到了种植的乐趣。小小的种子埋进地里,最後能收获这麽多的粮食,比放牧养大羊羔快多了,而且收割麦子之後,麦秆还能用来生火丶喂马,太有意思了。当然,他目前还只在谢乔赠予的神奇土壤上种成功过,之前在河边垦的田地里种的大白菜,因为忘了去灌溉直接被太阳晒死了,这让他心痛不已。而且勒节种的葡萄就在旁边,他平时照料自己葡萄的时候,居然顺便也不帮他浇浇水,简直可恶至极。

垦地种植的事交给极支辽去做了,谢乔再将格子里的营帐取出来,依山结营。还有一件紧要的事,就是在山间开辟出一条路,便于外面的百姓进来,他们否则只能从被军士把守的虎牢关通过。

有【舆图】的帮助,侦察地形变得很容易。

荥阳城四方的山体低矮,至多不过十几米的高度,大军无法通行,战马无法上山,但山间自有崎岖小路,人还是能爬进爬出的。谢乔需要做的,就是沿途做好标记。

穿过荥阳城往东的这片山,就是汜水,汜水河在这里自南向北流过,往北走两三里地就是黄河,谢乔用肉眼就能两河的交汇口。汜水河面不宽,约摸宽度大概在十来米左右,南边上游约三里地,一座木桥横跨两岸,木桥西边自然就是汜水关虎牢关,而东边便一望无垠的华北大平原。

做好记号後,谢乔原路折返。

部曲驻扎在荥阳城内,并未引起大多的关注,因为当前天下大乱,汉灵帝已然下令准许全国各地自行募义兵,抵御黄巾乱贼。只要他们不头裹黄巾,不干杀烧劫掠的事情,就是完全合理合法的。

当[高级神奇土壤]收获了两茬,也就是过了大概八天的时间後,谢乔派出去侦察情报的军士回来报信,雒阳方向,一大支数万人的部曲正往此地浩浩荡荡而来。先头部队的军旗上,一面绣着“汉”,一面纹着“皇甫”字样。

是了。

谢乔当即命令部曲开拔,收回营帐和神奇土壤,将谢适单独安顿在荥阳城。虽然人生地不熟,但谢乔给他留了铜钱,若实在遇到险情,还能直接跳入端点中紧急避险。

为了两军之间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谢乔与何颙一道,暂时先脱离骑兵军阵,望皇甫嵩军前赶来。

何颙当年在雒阳城中,虽与皇甫嵩交往不深,但也算是旧识,谢乔需要充分利用他的身份,作为自己打入官场中上层阶级的敲门砖。

将旗之下,身着戎装的皇甫嵩远远看见两骑,心生纳闷,待近前些後,他终于辨认出了其中一人,何伯求。

皇甫嵩擡手示意暂缓行军,主动驱马出迎。

双方马头相距三米,何颙先行拱手揖礼,“义真兄,别来无恙。”

“伯求贤弟。”皇甫嵩微笑着回礼。

随後纳闷他旁边英气的女子,“这位是?”

谢乔穿一身戎装,披轻甲,头上没戴铁盔。那东西实在太重了,又没有做内衬,戴起来太沉,她暂时用不上。她只绑了一条深色头巾,武人都是这样的装束。

“下官敦煌郡龙勒县长,谢乔,字昭奕。”谢乔从容地自报家门。

她继续说:“下官闻听中原有变,遂召集乡勇,特来勤王。”

二月初黄巾起义爆发,现在是三月中下旬,时间上是完全合理的。当然,如果要深究,查问沿途关隘的守军,是查不到谢乔一行的行踪的。但现在所有人关注的焦点都是黄巾贼,没有人会在意这些无关痛痒的小事。

果然,皇甫嵩并未起疑,脸上反而肃然起敬,朝谢乔拱手,赞许道:“敦煌距此数千里之遥,谢县长竟为国为民,远道而来,真国之义士也。”

“下官愧不敢当。”谢乔假个马嘎谦虚道。

这时,一旁的何颙接过话,“义真兄或许不知,去年贤弟游历西凉时,入龙勒城,亲眼所见,谢县长治下之龙勒县一改颓势,百姓安居,粮食丰收,境内寇贼扫尽,政绩斐然。”

“伯求,此话不足道也。”谢乔摆摆手,假个马嘎地劝止他说下去,极尽谦逊,演技无敌。

其实在过来之前,谢乔便与何颙提前打过一些格式。

何颙虽然没有正式招募到账下,但相处融洽,在榆安官学授课时,他还和谢均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一度以外谢均就是谢乔的亲弟弟,因为同姓谢。总而言之,何颙算半个自己人,一起吃过饭喝过酒,很好说话,为人仗义。

果不其然,在精湛的演技下,皇甫嵩赞许点点头,再度给出了评价,“谢县长真贤才。”

他忽然想起大事,神色肃然起来,“国家危难,此非闲谈之时,昭奕账下部曲现在何处?黄巾势大,随我东去剿贼,如何?”

皇甫嵩主动称呼她的表字了,证明得到了认可。

谢乔藏住喜悦,“下官正有此意。”

这时候,由梁汾统领的三百骑兵自远处林间转出来。

为了不过多引起关注,谢乔已经将骑兵本来的制式军服,换成了粗布衣服,以此来表明她不是提前募兵,另有别的想法。

西凉骑兵身跨高头大马,经过训练之後,气质完全不一样,与仓促组织起来的普通乡勇还是有些许区别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