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李向阳便推着自行车出了门。
今天没带货筐,只在后座捆了几张皮子。
跑收购站没耽误啥功夫,接过三张狼皮、一张黄麂皮换来的三百块钱揣进内兜,他立刻骑车直奔供销社。
柜台售货员一听找陈倩,笑着往后院指:“刚还见她在呢,我帮你喊!”
没等两分钟,就见陈倩穿着件浅碎花衬衫跑了出来,脚步明显比平时急了许多。
“你来了?”看到李向阳,她眼睛微微一亮,“走!你把车推到后面来。”
引着他绕到供销社后院,陈倩推开了一扇绿色的木门。
这个阵势……让李向阳一时有点懵。
他扫了眼陈倩——碎花衬衫的衣角被她攥得皱,耳尖比刚见时更红了。
这让李向阳更加摸不着头脑:
她专门喊自己来后院屋里,到底有什么事儿要谈?总不能,也让自己给打一头老虎吧……
低头笑了笑,他从车把上解下布包,取出三块用荷叶包裹的东西递了过去。
“卤熊肉!本来给收购站老陈也带了一块,他不在,连带你舅舅那份,都归你了!”
听说竟是熊肉,陈倩眼睛霎时亮了,连忙接过去,找了个网兜装好。
陈倩反手轻轻掩上门,转过身靠在门口的书桌上,“我平时住舅舅家,这边……偶尔中午休息用。”
她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决心,再次张口:
“向阳,我找你,是想给你个招工名额!”陈倩抬头,攥着衣角的手又紧了紧,语气也比刚才重了些,“金矿的,能转商品粮。”
她的话让李向阳不禁哑然失笑。
“你笑啥?”陈倩有些不解。
“我刚一路还在猜,你到底有啥要紧事……”
李向阳摇摇头,神色认真起来,“这么珍贵的名额,得先紧着你家里的亲戚啊,给我一个外人,不合适吧?”
“你别觉得是外人!”陈倩抢着解释,“舅舅和妈妈是山东人,当年支援大西北来的,这边没亲戚,舅舅家……没孩子。我哥在部队当营长,根本用不上。”
“那你爸那边……”李向阳话一出口,就见陈倩眼神一黯。
意识到可能问错了话,沉默片刻,他坦诚道:“陈倩同志,你的心意我领了。但这名额,我不能要。”
“你不要?”陈倩一脸惊诧,“为什么啊?”
略微思考,李向阳缓缓道,“我知道,端铁饭碗、吃商品粮,多少人求之不得。但我觉得,已经改革开放了,往后……”
“农村的天地也很广阔,只要肯下力气,动脑筋,未必就比在厂矿里挣得少,活得差。”
他认真看着陈倩,“我想留在村里,好好折腾一下。不光为自己,将来要是有点能力,还想带着乡亲们一起,把日子过得红火点。拿那点死工资,也就顾个自己温饱,没多大意思。”
这一番话,完全出乎陈倩的意料。
怔怔地看着李向阳,眼中的失落清晰可见,她本以为这对一个农村青年是天大的机遇。
但渐渐地,他眼里闪烁的光芒,竟然在她心里漾开涟漪,莫名地被那份看似不切实际的雄心壮志带动了情绪。
从小到大,听惯了周围人关于“商品粮”“铁饭碗”的羡慕,她拿出这个名额,几乎是带着一种笃定的奉献和分享的喜悦,以为他会欣喜若狂。
可他竟然拒绝了?
拒绝得如此干脆,理由更是……她从未听过的“狂妄”。
然而,他的话,却听不出虚浮的吹嘘,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更红火”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