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我妻好有钱笔趣阁免费阅读 > 97 棉花(第1页)

97 棉花(第1页)

97棉花

◎“开采。”◎

沈素钦在疏勒河盘亘的日子里,跟着萧平川下河捉鱼,去沙子上打滚,还在夜色里等过天亮。

离开疏勒河的时候秋意已经上来了。

沿路小麦变黄,风吹麦浪沙沙作响,昔日荒地盛满了烟火气。

回到宁远,在她离开前炎临说的有商户想北上,这会儿已经有几个举家搬迁上来了。

他们原本想入驻古宗坊,但因为沈素钦不在,得不到首肯,所以一直拖着。

她一回来,炎临便将人拉住,打开西郊的地图,一块一块指给她说:“这里,原先安置暖棚的地方,现在暖棚拆了,空出一大片,你就算要建酿酒作坊也用不完。我想划出一片来,专门收容北上的商行。”

“而且将他们集中在一起,也好派专人管理,你觉得呢?”

沈素钦用手指划拉着地图,想了想问他:“问题解决了?”

“反正我们态度也给到了,那些郡县主政官还能说什麽,他们拦不住人,咱们只能收了呗。”

“那我们有什麽好处?总不能白给地皮让他们用吧?这地皮我可是花钱买的。而且坊内的青石板路丶守卫丶路灯丶食宿等等一切设施,他们不能白用吧?”

炎临就知道她会说这个,“肯定是要收钱的,价格咱们再商量,看他们愿不愿意给。”

“我看可以。”

“那我去跟苏逾白商量商量价钱的事。”

“去吧。”

“对了,你东郊的面粉作坊盖的差不多了,人手也给你招齐了,就等麦子一收就开工,你得空可以过去看看。”

“棉衣作坊呢?”

“那个还差点事儿,织娘也没找好,反正还有时间。”

“成,我知道了。”

很快,小麦收获了。

大梁百姓收惯了粟米,对长相相似的小麦不算陌生,知道怎麽样晒干,怎麽样脱粒。

只是他们没吃过这种东西,总觉得金贵,不好入口。

太阳最热烈的时候,晒干的麦子和稭秆会散发出清新的甜香味。

沈素钦喜欢闻,没事就跑去田间地头看他们收麦子。

每次去,那些知道她身份的人,都会额外给她一只甜瓜或一瓮甜水,她笑眯眯地收下,蹲在田边,一边吃一边看她们劳作。

头顶是秋日蓝湛湛的天穹,高远辽阔,阳光澄澈,四野祥和。

後来想想,这是她过得最平静的一段日子,後来再没有过。

可惜当时只道是寻常。

秋日将近,小麦基本快入仓的时候,沈素钦开始给面粉作坊大肆收购小麦。

因为小麦是头一年大面积种植,认识它的人不多,会吃会用的人更少,所以价格定得并不高。

沈素钦不愿意伤了农民的积极性,用高于粟米市价的价格收购回来,拖去东郊面粉作坊加工。

说起加工,大梁只有石磨能充做加工工作,脱皮丶磨碎丶磨成粉,再装袋,运到各地沈记珍货坊售卖。

不过最先售卖的还是兴源酒楼。

从东郊作坊买了面粉回去,在沈素钦指导下和面做面条丶饼子,後来发面做馒头丶包子,生生开发出十几种吃食。

老客们知道兴源酒楼出了新吃食以後都很捧场,每样都要试试。

刚吃到包子馒头的时候,还以为是什麽新式点心,後来知道了是当主食吃,一下子就上瘾了,再也不要粟米干饭,只喜欢包子馒头。

而且它的价格不贵,除了包子有馅料贵些外,馒头的价格跟粟米差不多。

面条也很受欢迎,这种连汤带水的东西吃下肚很舒服。

渐渐的,随着各种面食在兴源酒楼铺开,大家也慢慢知道了小麦面粉的作用,也都清楚沈记珍货坊新上了面粉。

豫州的贺老爹年轻时候是衙门捕快,如今老了,就好到处寻摸吃的。

他是兴源酒楼的老客,年轻时候时候得意一口烂肉汤饭,老了喜欢兴源的团圆锅,经常拿着银子自己点上几盘青菜几盘肉一个人慢慢吃。

这几天听说兴源酒楼又出新鲜吃食了,是面皮里头裹着肉馅,上火蒸,胖乎乎白生生一个。

他头一个就买了,入口宣软,肉香油香四溢,好吃呐。

馒头也成,空口吃微微发甜,清口,吃下去舒坦;肉汤面条也不错,滑溜。

後来都说这些吃食是用小麦粉做的,小麦他知道,去年的时候县里让种来着,说是给免费提供种子。

有些人家冲着免费种子种了,也收了,後来被北边来的不知什麽人给收走了,价格还不低,比种粟米划算,好多人都後悔没种,说是明年再有机会一定会种。

原来那小麦种来还真是给人吃的,这不比粟米好吃麽。

再後来,贺老爹就学着人家去买面粉,自己和面做面条,一天三顿换着花样吃。

宁远那边,小麦是普及度最高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