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色的面条在案板上飞舞,准备做在七三年堪称奢侈的臊子面。
粗瓷大碗里盛着油亮喷香的葱烧木耳(张家给的菌子)、金黄油润的炒鸡蛋(李家染红的鸡蛋)、香甜软糯的蒸枣糕(赵家的枣子)……
虽无大鱼大肉,却摆满了桌面,充满了质朴的温情与分享的喜悦。
沈令宁抱着福宝站在院中。
小福宝被打扮得格外精神,穿着用周卫国旧军装精心改小的“军装”。
戴着同款布料的小帽,粉雕玉琢的小脸上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满院子洋溢着善意的笑脸。
“哎哟,咱福宝穿上这身,可真像个小解放军!精神!”
“令宁妹子,福宝这眉眼,随她爹,俊得很!长大准是个俊姑娘!”
“福宝,给婶子笑一个!哎呦,真笑了!福气娃娃!”
乡亲们围上来,摸摸小手,逗逗小脸,满眼都是淳朴的喜爱,虽说农村人因劳力问题重男轻女,但这是周卫国的遗腹子,谁也不会轻视。
沈令宁脸上带着温婉得体的笑意,一一真诚地道谢,目光却似有若无、带着冰冷的锐利,扫向那扇虚掩的院门。
她轻声道歉:“囡囡,咱们时间紧迫,今天是你第一个好日子,妈妈对不起你啦,要利用今天人多处理坏人了。”
福宝小嘴打个哈欠,在沈令宁怀里蹭蹭,心里呢喃着说道:“没事,妈妈,要处理了坏人,咱们才是双喜临门呢。”
说着再打个哈欠,在拽着沈令宁的衣襟沉沉睡去。
好烦她现在要人抱的身体,只能吃吃喝喝一天睡得没完。
沈令宁跟几个嫂子说着话,特意将把“老山参”用一块半旧的红布包裹着,故意露出一小截沾着泥土、品相极佳的根须的柳条篮子……
和一个写着“林三全欠条”字样的旧信封,放在堂屋最显眼的方桌上,从敞开的窗户可以清晰地看到。
汤香愈发浓郁,寒风中腾着白气。
臊子面出锅了!
油汪汪的肉臊,是沈令宁用空间里的野味换的一点猪肉、碧绿的葱花……
粉色的面被王婶子擀得细细长长,一碗碗哨子面捞到碗里,浇上带肉沫的浇关,撒上野葱,热气腾腾,连沈令宁都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自打从沪上到了晋南,还没吃过这么香的面呢……
盛满一个个粗瓷大碗端到个人手上,众人大口吃着平时吃不到的饭菜,个个吃得顾不上说话,吃得满嘴流油。
就在大家唏哩呼噜吃得正香,满院洋溢着暖意、笑声和吸溜面条的声音之时——
“砰!!!”
院门被一股粗暴的力量猛地撞开!
门板砸在土墙上,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